English

建构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2002-12-26 来源:光明日报 武汉理工大学 邱观建 我有话说

21世纪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世纪,高校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理论与“全球情”、“中国情”、“本校情”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系统的高校素质教育特色。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整个群体的素质与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把学生潜能、个性和特长充分开发出来。要坚持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培养与学生个人的多方面发展的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既有共性的基础要求,又有个性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意义。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高校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要搭建五个教育平台,立足学校、院系、班级、学生社团和学生生活园区,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分步骤地展开,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程通过五个途径和渠道来落实,一是课堂教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二是讲座、报告、演讲等,这是课堂教学的有利延伸和必要补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三是素质教育活动,各种丰富多彩,具有品位、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四是网络教育。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新的手段、新的阵地和新的形式,是发展空间很大的新教育途径。五是社会实践,这是学生体验生活、深化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成长、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高校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五个平台作用,运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合力育人,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进程的素质教育新局面。

高校素质教育主要由以下十大系列素质教育构成。

一、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是指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意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的品质。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内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政治思想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部素质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首要任务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作为宗旨。认真抓好“两课”主渠道、主阵地建设。在此基础上建设好《形势与政策》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党史、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通过宣传、展览、报告、演讲、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使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人。

二、理想与成才教育理想与成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奋斗和追求的目标。理想与成才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育过程之中。学校、院系要根据学生特点,着重在学生中通过校内外专家、教授、企业总裁、经理等名人、名家讲学,介绍成长、成功之路,优秀图书、影视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理想与成才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自觉走成功之路。教育学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

三、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而形成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道德品质。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实施道德素质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和“以德治校”的方略,面向全体学生分年级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美德的教育,塑造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的高尚道德情怀。在一二年级学生中着重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和道德人格,教育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三、四年级学生中着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信用、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做一个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的好的建设者。

四、法律素质教育法制纪律素质是人们通过法制纪律知识的学习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内化形成的法纪信念、法纪意志和法纪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内在表现。法纪素质是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法纪素质教育要配合教育教学,组织一些模拟法庭、旁听法院庭审、法纪知识竞赛、辩论赛、有奖竞赛、征文等活动,也需要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来校开展法规知识讲座、报告,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法纪教育中转化成自我教育自我体验法律的力量,使法纪观念入脑入心。

五、科技素质教育科学技术素质是指借助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学等在内的理工科教学而培养起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合理、完善的公民素质。科学技术素养是现代人才的显著标志。它一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刻苦攻读,牢固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学校、各院系要结合专业课的教学,针对文、理、工各学科的特点,通过本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展览、看电影、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21世纪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以此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同时学校还要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技知识活动、参加科研、撰写科技论文,广泛发动学生从事科技发明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内化科学精神,升华人格品质。

六、创新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知识、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综合而系统的智能品质。

七、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并通过人自身的内化和发展而形成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它不仅是让大学生读点名著、学点历史、会欣赏音乐,更要通过这些让他们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思想情操,完美的文化品位,健全的人格修养,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八、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成就事业的保证。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要围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中心,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防治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发展为工作指导,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三位一体”为工作内容,学校、院系、学生心理健康社团为“三级网络”的工作体系,以及由德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的“三结合”工作队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档案,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通过门诊、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九、身体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是人从遗传上获得的先天性的特质与成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通过劳动及体育锻炼获得的后天性的特质,它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

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传授身体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基本掌握运动的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保持身体健康与体魄健全的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提高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方面素质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教育学生保持大脑健康,注意身心协调发展。

十、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验生活,深化知识,培养能力,健康成长,奋斗成才的正确途径。

高校十大系列素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地构成了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十大系列素质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形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和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可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在突出重点时,要坚持以点带面,扎实有效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