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02-12-29 来源:光明日报 王树国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校庆9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起作用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和未来所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和重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是一种原动力。大学除了为当前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外,还肩负着为社会未来发展培养栋梁人才的重任。大学集教育科研为一体,是原创性科技和理论的重要发源地,由于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它不仅影响当今,而且影响未来。毫无疑问,由于国家重点大学具备较为充足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人才资源、实验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肩负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任务更重,尤其是作为以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目标的重点大学,更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中的领军。

纵观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一般都是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所谓综合性,即含有理、工、农、医、文、管比较齐全的学科。所谓研究型,即教学、科研并重,具有教学与科研都是一流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比较均衡,即使本科生,也特别强调对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大学强调既要成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的基地,也要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所谓开放式,一方面向国内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等主要领域开放,实施产、学、研结合;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际出发,目前我们应当着重于研究型和开放式的建设上,在研究型、开放式上下工夫。

创新是民族复兴的灵魂,也是大学的灵魂。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成果不多,是无法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塑造大学创新灵魂,增强创新能力,使创新人才和原创性成果源源不断地贡献给社会和未来,必须要扎扎实实地作好创新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要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基地,我们面临种种矛盾。我们要认真分析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影响解决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有哪些?我认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要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重点学科建设,跨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和开放式办学。

首先,是重点学科建设问题。重点学科发展得好,就可以吸引更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从而也可以培养出更多更高层次的一流人才、创造出更多的一流成果。建设好重点学科,吸引和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两个制高点。重点学科发展起来了,同时也会带动其他非重点学科的发展。原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校长田长林教授在《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中指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植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然后其他学科也会自然地上来。”

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必须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办学条件差距甚大,各学科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若采取仅仅发展重点战略可能会使学科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这样做不利于素质教育,而且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也要产生很多负面影响;若采取全面发展的战略,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的经费和其他综合实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专业都进行大量的投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统筹兼顾”的发展战略更为合适,即重点学科重点投入,且兼顾一般专业,尤其要给予基础学科更多的关注。对重点学科加大投入,确保某些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硕士和博士;兼顾发展一般专业,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营造良好的整体办学环境。

其次,是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建设问题。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学科交叉和融合。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和新技术的发源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朝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但综合占主导趋势。科学技术发展单枪匹马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今天和未来,科学与工程技术大都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进行集团攻坚作战才能完成。而且,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都是机、电、光、计算机紧密结合的整体,即所谓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和系统。

为适应社会发展,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60多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所。如人工智能实验室、高级视觉研究中心、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核反应堆实验室、空间研究中心、运输研究中心等,都打破原来的各系、各学科的历史界限,进行综合研究,共同解决只靠一门学科难以攻克的尖端科研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一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再次,是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问题。加强科技创新,向研究型大学过渡,必须要优化现有的学生结构。2000至2001年,哈佛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比为0.73:1;2000年,加州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比为0.81:1;1999-2000年,斯坦福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比为0.85:1;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比为0.79:1。以创办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目标的国家重点大学,应认真研究和学习世界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精英型、创新性人才为己任。目前,我们要加速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当扩大培养规模,着重提高培养质量。

作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问题至关重要。事实上,留学生比例高也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要使大学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留学生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美国研究型大学大都具备多种文化相融合、文化异质性强的特征。在校园中,不同文化的撞击、融汇、贯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其他途径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最后,是开放式办学的问题。开放式办学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坚持开放式办学,对内加强与企业、地区、省市、高校以及研究院所的广泛合作,对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科技合作。面向世界办学,要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对外交流,特别是要和国际上著名大学、大公司、企业集团的合作交流,拓展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强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既体现拥有能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又能够吸引国际一流的学生和智力资源。

众所周知,斯坦福大学创办了“硅谷”,剑桥大学创办了“剑桥科技园”,筑波大学创办了“筑波技术园”,等等。学校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把大学的智能资源和高科技企业结合起来,使大学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孵化器,发挥大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大学也就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我们要把握机遇,励精图治,迎接挑战,把学校建成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