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12-30 来源:光明日报 王风光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党全国人民为之欢欣、为之鼓舞。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描绘和憧憬着未来小康中国的美好前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所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和客观过程,是新世纪中华民族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难得机遇,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更是未来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是新世纪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因此,从阶段性目标的角度,从新旧两个世纪相互衔接,承前启后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客观历史进程——阶段性目标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然而也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确立这样的阶段性目标意义重大。

首先,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的发展前进既是连续的,也是分阶段的,往往具体表现为一系列过程、环节和阶段的统一。中国正处在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在未来50年的时间里,中国将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宏伟理想。然而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分阶段实施,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必然要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上,要确立不同的目标。这些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现实追求、现实理想,既是宏伟艰巨的,又是切实可行的,经过一代人或两代人的艰苦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看到并享受到自己曾经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现实成果。从现在起的未来20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客观历史过程,中国将从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将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直接受益者,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二,有利于调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中,重视阶段性目标的规划设计,把为远大理想而奋斗、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和长期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阶段、过程和近期目标。这些目标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现实性强,不仅可望,而且可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定会有可能实现。正是这些可望又可及的阶段性近期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扎实工作,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

第三,有利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反复和失误。回顾反思,不难发现,过去20年各方面的成就都具有积累性的特点,都是点滴积累的结果。我们党十分注意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确立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国力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历史上好大喜功、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贪多求快、欲速不达、不切实际的错误主张、做法和倾向曾经使我们的事业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和剧烈振荡波动,造成了许多的损失。有鉴于此,20年来,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力求稳健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终于取得了今天这样辉煌伟大、举世瞩目的成就。对远大目标进行具体规划分解,变成阶段性任务目标、分步实施、分阶段完成,这是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也是新世纪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遵循的战略和策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阶段性重大历史机遇——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从阶段性部分质变到全局性质变的客观过程。如果说,在过去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对现代化的渴望和追求,并且在新世纪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进程,那么可以肯定,未来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则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从阶段性部分质变到全局性质变的转折点上。实现重大历史性转变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了。一百多年来,对中华民族发展强盛最有利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这就是党的十六大所指出的,新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党在20世纪末就开始勾画新世纪发展战略的蓝图。党的十五大就提出了要在2010年前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也就是说新世纪头20年要为后几年的发展前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如期顺利实现,为第三步规划的启动和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我们党把新世纪头20年看作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的实现,与我们党和全国人民20多年来不懈奋斗的主观努力有直接关系。从客观上看,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革命、科技创新出现了日新月异的景象以及向生产领域迅速转移的重大趋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同时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中国自身的主观条件来看,我们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已经更有条件在较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尽管国际风云变幻,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始终没有变。这对于我们集中精力、加快推进国内建设发展是最有利的环境、最有利的时期。中国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多年来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已跃升为世界第六位,我们具备进一步发展前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的坚实物质基础。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已经充分显现出来,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制度性前提和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经过对自身历史和中国国情的深入反思,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从科学地确定党的历史方位出发,从执政党的地位和责任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心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当然,在我们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还会有难以预料的困难,各种潜在的风险和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看,还是希望大于困难,机遇胜过风验。综合各种因素,充分证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是无比英明的,非常富有远见的重要判断。这是我们把21世纪头20年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阶段性特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项伟大的事业在其发展前进的不同阶段,必然有不同于其它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描述并牢牢抓住这些阶段性特征,对于正确理解这个阶段性进程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经济上持续稳定发展,但明显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所谓承前,是指要进一步逐渐消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前进过程中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未来20年经济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课题。在过去年代里,中国经济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中性运行状态,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投入产出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不经济的方面。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经济要实现理想的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运行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需要着手去完成;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经济运行在提高质量和效益方面,确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还大有文章可做。党的十六大把“经济更加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这其中除了指经济运行的规模要进一步扩大,总量要提升之外,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是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这一阶段性的特征,下大力气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为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久的良性运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以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带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小康社会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重要内涵,但是小康社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社会”,而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在总结西方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同时也是精神生产极大发展的社会。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地把建设良好的政治局面确定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也向我们提供了因忽视经济、政治、文化同步协调发展,而造成这样那样的恶果反例,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也充分显示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又突出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当前,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提高素质入手,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物质文明构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加强又为物质文明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成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愈益完善。

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能力的程度统一起来;处理好工人和农民、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缩小工农、城乡差别;处理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通过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逐步扭转地区间差别扩大的趋势;处理好先富和后富之间的关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既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并有效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完善、永无止境的价值理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它的阶段性特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立足点。从哲学的层面来说,人民群众利益的最本质要求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论述中,明确指出了经济、民主、科教、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正是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体现在我们的各项工作的目的之中,即“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之中,既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实现;体现在推进三大文明的具体举措中,即不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都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体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之中,就是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把人从旧体制、旧观念、旧习惯的束缚和桎梏中解放出来;体现在全方位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就是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使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人人幸福生活的社会。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阶段性目标,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努力奋斗。不仅要实现20年的发展目标,还要为中国更加美好壮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