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宇铸丰碑

2003-02-22 来源:光明日报 五轩 我有话说


大漠奏凯歌,天宇铸辉煌。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走过了35个壮丽春秋。

35年间,几代航天人先后研制发射了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和4艘“神舟”号飞船。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宇宙飞船研制等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国际前列,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道路。

响彻天宇的《东方红》乐曲,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天幕

1957年10月4日,离莫斯科两千多公里的哈萨克大荒原,随着一声沉闷的轰鸣,一枚顶上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8年2月20日,经聂荣臻副总理提议和毛主席、周总理的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带领第一代航天人翻开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崭新一页。

钱学森、赵九章、钱骥、杨其堂、孙家栋、戚发轫……一个个熟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才突破层层阻力飞向太空。

“东方红一号”上天后能不能听得见、看得见,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际影响和历史意义。为实现“听得见”,刘承熙跑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后决定用电子音乐把北京车站钟声的节奏和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奏出音色纯正、节奏明快、格调高雅的《东方红》乐曲。

为实现“看得见”,史日耀在国外有关资料严重封锁的情况下,研制出了特殊的卫星“观察球”,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地球上看到闪闪发光的中国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随着西北戈壁滩的一声巨响,“东方红一号”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徐徐升空……

4月25日6时,新华社受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4月30日下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研制卫星的有功人员代表。初战告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又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1970年5月,以试验长寿命供电系统为主要任务的实践一号卫星方案正式确定。不到一年,实践一号卫星便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冉冉升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实践二号等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由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建立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地球资源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等六个卫星系列,征服了低、中、高所有的卫星轨道,形成了小批量生产的能力,构筑了水平较高、功能配套的应用卫星研制体系……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强大。

从科学实验到系列应用,我国空间技术完成了由量到质的飞跃

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至今,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零”的突破到诸多第一,从当初的科学实验到如今的系列应用,中国空间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空间技术研究院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研究院承担的80个重大科研项目受到表彰。随后,在邓小平同志“要把力量集中到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的指示下,空间技术研究院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又扬帆新征程。

当代国际上以卫星为中继站的现代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现代化通信手段。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我国的通信事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我国首次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就具有实用性,这是世界通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80年代以来,我国卫星研制实现多型号并举的局面,卫星品种不断增多。继70年代发射成功科学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试验型返回卫星,在卫星家族中,又增添了测绘型返回卫星、新型返回式遥感卫星、传输型对地遥感资源卫星、现代小卫星、导航卫星、海洋卫星等,在国民经济建设,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神舟”试验连连报捷,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把加加林送入太空后,人类就开始了最摄人心魄的登天乐章。

载人航天是高技术密集的综合性尖端科学技术,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86年3月,由邓小平同志倡导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把载人航天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1992年1月,中央作出了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题词“发展航天技术,开发空间资源”。当得知载人航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连获喜讯时,他又十分欣慰地为第一艘试验飞船题名“神舟”。

载人飞船,重点技术是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我国进行载人航天工程试验时,根据科技的发展,选择了携带“模拟人”进行拟人装置试验,避免了动物试验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生理指标变化的局限。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一枚新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的“神舟”一号腾空而起,奔向太空,划下了中国载人试验飞船的第一条航迹。

4天之后,江主席来到北京航天城,语重心长地寄语航天人:抓住机遇,努力驾驭新科技革命的趋势,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坚持自主创新,奋起直追,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把我国的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飞船的研制试验过程中,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继承和发扬了“两弹一星”的航天传统精神,始终严字当头,敢于向各种极限挑战。在研制“神舟”飞船返回舱时,科研人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年仅33岁的“神舟”飞船的副总指挥、现任院长袁家军和大家一起攻关,经过多少不眠之夜,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飞船返回舱终于诞生了。

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神舟”工程硕果迭出。短短三年,“神舟”4次发射成功和回收。“神舟”四号完成了飞船最重要的飞行实验,不仅为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已完成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神舟”一小步,中国一大步。雄关漫道,劲风扬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谱中国空间事业的新篇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