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

2003-03-20 来源:光明日报 陆健 我有话说

5年各级共投入6000万元,建设8个重点学科和7个扶持学科;

2002年校本级投入科研经费550余万元,是1995年的100倍;

2002年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在全国师范学院中领先;

2002年48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在全国师范学院中名列前茅……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近年来,温州师范学院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展,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尤其是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卓有成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一个地方性师范院校缘何能有如此大的手笔推进学科建设超常规发展?温州师院党委书记陈福生概括为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他解释说,“天时”是指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有一个竞争的好环境;“地利”是指温州师院地处市场经济发达的温州,直接受到思想解放的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熏陶;“人和”是指温州师院干部教职工以“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为学校发展大业上,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

抢抓机遇加快办学层次大飞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温州经济发展迅猛,各类应用型人才奇缺,迫切需要充足的智力和人才保障。如何增强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摆到了温州师院党政领导面前。

温州师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朴学大师孙诒让1906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从五十年代至今,被誉为“浙南教师摇篮”的温州师院已经为当地培养了数万名教师及各类人才。

是固守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还是抓住全国高等院校结构性改革的时机推进学校转型?温州师院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毅然选择了后者。

从1998年开始,温州师院转型拉开序幕。当年,学校提出坚持师范特色,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形成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局面。2002年温州师院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速推进学校转型,努力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院党委书记陈福生说,围绕“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我们要通过4年的努力,确保实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办学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学校对社会的贡献率,进入浙江省10所国内有影响的教学科研型本科院校行列。

观念的创新直接带动了学科结构的重大调整。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总体目标,温州师院改变了传统师范院校单纯应对中学的学科设置,在保持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增设了结合温州地方特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学科。现在已拥有28个本科专业,跨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8个学科门类。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最近5年各级共投入6000多万元,重点建设有机化学、区域经济学、应用数学、民俗学、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凝聚态物理、语言文字学等8个学科,重点扶植中国古代文学等7个学科。各学科面向温州,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如有机化学突出开发与应用研究,与温州化工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温州有机化工、皮革、医药、农药、染料等支柱行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温州经济和“温州模式”的发展规律;民俗学注重区域民俗文化与现代温州发展的互动研究,把学科研究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专业的设置是高校办学的生命支柱。温州师院学科结构的转型也推动了专业结构的调整。从1998年开始,该院就注重专业结构的调整,设置非师范专业,并加快新专业的建设。如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商务管理、信息管理、国际贸易、艺术设计(鞋样方向)等专业,主要是为温州的支柱行业培养人才。

2000年,温州师院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育合格评估,并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组的较高评价。专家组认为,温州师院“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符合实际,突出教学工作,实现了本科教育的全面达标”。

如今,学校各重点学科和专业得到迅猛发展。有机化学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民俗学2个学科入选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专业,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被列为浙江省高校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

2002年,温州师院招生的非师范本科专业达到24个,非师范与师范专业学生比为2:1。该院已经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的师范院校向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多科性高校转型,成为浙南地区一所文理兼长、师范与非师范并重的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

机制创新推进科研水平大提高

学科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温州师院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温州商品经济活跃,经济大潮一度对当地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才冲击很大。温州师院当时也有许多教师热衷搞创收,科研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科研工作长期徘徊不前。以人文社科为例,1990—1995年,学校年均产出论文六、七十篇,其中核心学术期刊论文只有10篇左右。

这种状况引起了温州师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领导审时度势,努力营造民主、融洽的科研氛围,提倡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气,大力鼓励学术创新。1996年,院长马大康教授提出了“教学科研:鱼和熊掌兼得”的理念,向所有教师疾呼“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根据地处温州商品经济发达的实际,温州师院大胆引入市场观念,加大科研奖励的投入力度,建立务实、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把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从校外的经济活动中重新拉回到教学和科研上。

从1996年起,温州师院大幅度提高科研投入力度,仅2002年校本级投入科研经费550余万元,是1995年的100倍。2000-2002年,可支配的科研项目经费1846万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2.88万元。

同时,该院在国内各高校中率先出台学术期刊定级、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公布科研学术排行榜等一系列科研改革措施。制订和出台了《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学术专著出版费资助的暂行办法》,设立形式多样的科研人才基金,建立特聘教授制和科研导师制,大力鼓励教师创新、冒尖、多做贡献。据院科研处的同志介绍,该院对科研的奖励和资助力度在国内高校中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如SCI收录的论文,每篇奖励10000元;对国家级立项课题实行1:1.5的经费配套,并对每个课题给予20000元的立项奖励。一些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科研激励机制的创新和科研环境的优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从而使该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1年,该院独立承担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1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在浙江高校中名列第三;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2项及科技研究重点项目1项。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博士后陆征一教授为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的正式成员。2002年又一举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高层次论文大量涌现,2002年该院教师有48篇论文被SCI收录,在全国师范学院中名列前茅。不少青年教师的论文还发表在影响相当大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近三年,该院的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10项,其中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7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2001年,温州师院获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人文社科)“先进集体”称号。

打开校门为地方服务,温州师院出现了温州模式、发绣、皮革、农药、化工、盘菜、瓯柑、瓯越文化、温州方言、畲族民俗文化、温瑞塘河生态研究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对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化学系一位副教授发明的“新型高效红色荧光粉”,其专利被一家跨国公司购买,并获得对方资助进行深入研究。

内“培”外“引”构筑学科发展人才梯队

对温州师院来说,在转型过程中,学校连年扩招,新生剧增,既存在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的问题,也存在教师队伍规模偏小的问题。建设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尤其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的加盟。该院为此提出了“一靠培养,二靠引进,三靠营造良好的成才和工作环境”的人才建设策略。

在内部人才的培养工作上,温州师院建立了人才培养的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近60万元,用于校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派送一大批教师参加攻读硕、博士学位等各种形式的进修。同时与浙大、西安交大、川大、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2年共派送近80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进修培训,其中包括攻读定向博士学位等各种形式的脱产进修培训。

一个地方性师范院校,靠什么引来金凤凰?温州师院的做法是:既靠政策、待遇吸引人,也靠情感和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感化人,更靠事业和前途激励人,还靠优越的环境稳定人。为此,学校出台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引进硕士研究生优惠政策的规定》等引才政策。同时,在媒体和网络上登出广告:有意到温州师院工作的,欢迎来考察,路费由该院承担。此举马上引来众多教师前来考察。

1999年某日,外地某高校音乐系主任陈教授首次来温。一下火车,他便见一中年学者率一干人冒雨前来迎接,当他得知这位中年学者便是院长马大康时,非常激动。2个月后,他确定来温州师院工作,院领导又冒着酷暑亲自陪他看房子。真诚、热情终于拴住了陈教授的心。

随后,各类人才纷至沓来。3年中该院引进人才300余名,其中副教授以上就达150人。

温州师院十分注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一方面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住房、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在校内岗位津贴分配制度上采取倾斜政策,鼓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致力于科研事业。因许多引进人才原来为高校行政干部,在干部任命上一视同仁,优秀人才委以重任。近来引进的人才中已有12人担任系主任、系书记、二级学院院长等职,如数学系、体育系的系主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的院长等均为近几年引进的人才。另有2人担任研究所所长职务;共有14人为各级人才的培养对象。

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有利于突出重点、支持创新、鼓励冒尖的原则,温州师院投入300多万元,创造性地推行了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形成了“按岗聘任,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通过在分配上向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激励优秀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此举的杠杆作用,给学校带来鼓舞人心的变化,激发了学校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学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崇尚学术、尊重人才、公平竞争、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在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正如数学系引进的一位副教授所说:“在这里我干得很舒心和自在,我可以尽心尽力地去干,干好干坏全凭自己的能力。”据悉,学校引进的300多名人才都将温州师院当成创业乐土,安心在此发展。

目前,该院已拥有教授58人,年轻教授占2/3;副教授20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生70多人,形成了年轻的教授群体,各重点学科建立了以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主的学科队伍,聘请了4位院士加盟建设重点学科。此外,有近70人入选省和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2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虽然温州师院在全国高校里名不见经传,但是该院在“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师院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主线,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带来了教学科研水平突破性进展,谱写出了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相信:温州师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