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优质教育需要公平共享

2003-04-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义务教育严重失衡

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承担者,有责任和义务在量和质两方面为公民提供平等教育。在基本实现“普九”之后,则应把重点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质量相差不大的义务教育上。为此,就必须使义务教育的学校均衡发展,不能再厚此薄彼,人为拉大差距。

那些过去一向受青睐的学校因具备先天优势而左右逢源。一般学校难以与其竞争。义务教育学校“强势群体”与“困难群体”之间的差距更大了,乃至一些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下三类问题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公平性,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借“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名义使高价生合法化。江苏的义务教育失衡既有地区差别,也有城乡差别,然而其中最大的还是这种“特殊化”的差别。据了解,江苏大部分市县都有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级别分全国重点、省重点、市重点和县重点,而这些重点中小学又借生源充裕的优势办了附小、分校以及民办学校。如南京市某中学原本有高中部也有初中部,由于教学质量好,生源非常多,许多家长费尽心思想把孩子送进去。于是学校便成立了“民办公助”的附属初中,原本义务教育的优质师资,一夜之间成为“民办”。然后在政府规定的招生指标外,扩招了大量的高收费学生,收费标准少则3万元,多则5万元、8万元。转眼间这所中学的初中部由公转“私”,由穷变富,高价生合法化。扬州宝应县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干脆将县中学拍卖给了个人,“义务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投资部门帮富不帮穷。一些地方官员非常重视窗口学校、重点学校,其政策措施和办法非常倾斜。同样的教学设备城市小学可以买,农村小学不能买;重点学校能买,非重点学校不能买。在一个欠发达县,县城的实验小学既有语音室,又有电脑房;而与其相距两公里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竟不知电脑为何物。这个县财政给实验小学投入的钱是其他小学的10倍以上。记者在暗访中得知有两个南师大同班毕业的女学生,一个分配在南京市的一所小学任教,另一个分配在涟水县一所实验小学任教。结果仅工资单上,前者就比后者多出480元,全部补贴加起来,城市小学的教师每个月要比农村小学教师多收入近千元。

三是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投入比例不平衡。近年来资金投入最多的就是高校,基建项目最多的是高校。江苏省80多所高校,教育部直属的7所高校都是“211”重点建设学校。除了国家投入外,省里也有不少投入。其他部属的高校都按所属部、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方式进行投入。对于省属高校,江苏是经济大省,更是本着“再穷不穷教育”的原则,投入非常大方。再加上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收入补贴,应该说,近年来高校的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过得非常不错。尤其是教师收入近年来翻了几番。不少院校的教师和干部除了正常工资外,年底还能拿到一定数额的岗位津贴。面对差距,中小学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些中小学教师纷纷在职进修,脱产考研,离岗“下海”,转岗跳槽。仅2002年,江苏省从苏中、苏北16个较贫困县跳槽到富裕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就达近千人。去年暑假开学时,盐城市一所中学的校长一夜没敢睡觉,不知明天能有多少教师来校上班。第二天到校一看,十名骨干教师不辞而别,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由于严重缺编,各地县得选拔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再从小学选拔教师到初中任教,小学教师则以老弱病残或代课教师居多。

义务教育如何才能名副其实

在基层跑了一圈,感慨颇深,我们将采访的情况向省教育厅的有关领导作了汇报,这位领导显得非常焦虑,他不仅承认义务教育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是要强化政府主体意识,确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政治地位。二是加大教育投入,用法律规范投资渠道。三是建议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县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应考虑由省财政负责发放。江苏目前共有16个经济薄弱县,假设每个县按2000万元转移支付,全省共需要增加3.2亿元,这是个可以承受的数字。四是用法律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改由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由县统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