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宝中学:用大德育理念构建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2003-04-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东宝中学学生在向社区辅导员汇报在校表现。


不待扬鞭自奋蹄,一曲高奏竞风流。东宝中学是1995年由东宝区政府投资,在城郊结合部新建的一所普通高中,占地面积280亩,在校学生3100人。短短几年,学校现已成为荆门市高中教育群体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他们是靠什么在荆山楚水间激荡起层层浪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的呢?

校长余日柱认为,当今的教育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会大系统,而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必须用社会大德育的理念,促进三者良性互动,构筑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工作体系,使学生在健康的成长道路上成人成才。

记者发现,近三年来,学校用大德育理念,构建的实施“三结合”(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争当“新三好”(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儿女,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模式,较好地诠释了余校长的教育思想。

以学校为主体,建立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组织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脱节,加之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缺失以及社区环境的复杂性,使学校德育常常事倍功半。为改变这一状况,东宝中学着眼社会大德育,以学校为主体,成立了面向社会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组。德育工作委员会由区委副书记任主任,分管区长、区社区办主任、教育局分管局长、街办分管领导、学校领导任副主任,各居委会(或村)主任、学校处室负责人任委员,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学校与家长委员会、与各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组的工作。家长委员会由各年级各方面的家长代表组成。各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组一般由居委会(或村)主任、学校分片领导和教师、社区共建单位负责人、家长代表及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工人代表组成,具体负责建立本社区的东宝中学学生及家庭档案,引导和管理本社区东宝中学学生的校外活动,配合有关部门监管本社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着眼健全人格的形成,构建全面的德育评价目标

过去对青少年的德育评价,并没有把它们当作“社会人”来看待,而总是以学生的标准来看待他们在社会各个场景的角色行为,并且主要看重的是他们在校内德、智、体三方面的表现,致使一部分学生常常表现出人格和行为的多面性、矛盾性。为克服这种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东宝中学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出发,着眼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青少年应当具有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新三好”的德育评价目标。“做一名好学生”明确提出了青少年在学校应该做到的10个方面的品格行为,如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观向上等;“做一个好儿女”用8个方面的内容对青少年在家的品格行为提出了要求,如爱做家务、讲究卫生,孝敬长辈,不说谎话等;“做一名好公民”也从8个方面对青少年在社会上应有的品格行为提出了要求,如爱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诚实守信、主持正义等。这些要求,使青少年的德育目标由“高、大、空”变得“细、小、实”,而且克服了只管校内不管校外的偏向。

建立“三结合”联系制度,落实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为了使学校、社会、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三张皮”变为“一张网”,使过去作用方向不太一致的三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建立了青少年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以“两会一册三表”为载体加以落实。“两会”即由德育工作委员会召集家长委员会、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组、学校校委会三方面负责人参加,在学年初召开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会和学年末举行的青少年成长报告会;“一册”即青少年成长联系册,全校学生每生一册,用于班主任、家长和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组之间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内外的品德行为表现;“三表”即“好学生”品格行为评价表、“好孩子”品格行为评价表、“好公民”品格行为评价表,每一份表都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再由班主任、家长和社区青少年教育小组对照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分别进行核定,每学期评定一次,最后进入青少年的《成长报告册》。“三表”评价有一项不合格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新三好”德育工作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近三年来,全校学生品德合格率均为100%,高考上线率一直处于荆门市同类学校前列,并成为荆门市艺术类考生高考上线大户,先后涌现出了1200多名市级三好学生和1800多名校级“新三好”学生;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先进实验学校、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科研兴校50强、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荆门市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