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平“黑哨”案已经尘埃落定,北京宣武区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决有期徒刑10年。但这一判决很快引发了一场司法解释之争——法院认定龚建平的罪名是“受贿罪”,而非检察院公诉时的“企业人员受贿罪”。长期以来,司法解释权只有最高法院独有,1981年后,最高检察院被赋予一定的司法解释权,从此围绕司法解释的不同意见屡见不鲜。龚建平的被捕和被公诉,是按照最高检的有关“企业人员受贿罪”司法解释进行的,但法院却是按“受贿罪”判决的。因此,专家呼吁出台“司法解释法”,规范和避免司法实践中诉、判罪名不统一的状况。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 ...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