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弱势美元打击欧洲经济

世经纵横
2003-05-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 我有话说

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得手,并没有使美元像人们原先预期的那样恢复强势。5月12日,纽约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的比价一度突破了1欧元兑1.16美元大关,再创4年来新高。在过去12个月里,欧元对美元已经升值了将近30%。一些市场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里欧元总体上还将保持升值的趋势,最终可能突破1999年1月欧元启动时1兑1.18美元的汇率。

欧洲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欧元持续走强总的说来是当前世界经济关系调整进程中的现象,但现阶段欧元的急剧升值远远超出了它的内在价值,实为汇率的扭曲。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巨额外贸赤字和庞大财政赤字仍在有增无减,其官方利率下调到了41年来的最低点,流入美国的外资在急剧减少。所有这些加上国际金融市场的技术运作因素(包括调整货币储备结构和投机活动)导致了美元的疲弱,使欧元呈现相对强势。而美元疲弱同时也意味着欧元区和世界其他地区被迫为美国的巨额“双赤字”以及伊拉克战争费用付出代价,也就是说要承担美国面临经济困难而向外转移负担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指出,无论美国在口头上作何表示,它一定会在较长时期内继续维持其“弱势美元”政策。

对于目前仍然疲软的欧洲经济而言,弱势美元造成的后果之一是企业竞争力下降,出口大幅度减少。企业因此被迫减少库存,缩减投资,并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抑制了生产活动,增加了失业人数。据欧盟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欧元区受美元疲弱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生产活动指数已分别降到2001年11月和2001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欧元区今年3月的失业率升至8.7%,创下了近3年来的新高。广大中小企业正在承受着弱势美元日益沉重的压力。此外,“强势”欧元也沉重打击了民间储蓄,短期债券大大缩水,季度赢利平均下降了1.57%。毫无疑问,美元的持续疲弱已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最近,欧盟已经把200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原来的1.4%调整为1%。

在此情势下,企业界呼吁欧洲货币当局尽快采取措施平抑汇率。经济学界则持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支持企业界的呼吁;另一种则认为欧元走强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放松银根和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创造了前提,从而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调整。但鉴于欧盟少数成员国财政状况恶化(例如经济大国德国的财政赤字已超出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极限),欧洲货币当局仍把抑制通胀和严格遵守货币稳定条约作为当前核心要务,暂时无意调低利率,而任由市场对汇率自动调节。对此,一些经济学家强烈批评道:欧洲央行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只接受了限制通货膨胀的使命,根本不考虑当前面临的通货紧缩危险和严重的失业问题。(本报罗马5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