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精神显威力

2003-06-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高平 我有话说

内蒙古人一直羡慕包头人。这不仅是因为包头经济总量在全区独占鳌头,而且城市环境优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近来在非典肆虐时期,包头以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更令国内外关注。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内蒙古最大的城市,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人们只要一提起非典,就必然归结到4个字——科学精神。所谓的科学精神,就是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尊重科学规律,充分依靠科学,采取最合理的方法,争取最好的效果。

知识造就果敢

4月10日,非典悄然降临包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王慧敏早晨上班后照例查房。在一位图像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面前,她用听诊器听到了一种不同于肺癌的内腑锣音。“这太奇怪了,我在临床中从未遇到过这种症状。”42岁的王慧敏马上惊觉起来,她立即停止查房,把听诊器、白大褂、口罩迅速放到了消毒间,嘱咐护士、医生不要再进这个病房,并向院领导报告发现可疑患者,建议隔离病房。

接到报告的卫生局和防疫站迅速对其家人展开调查,发现这位患者虽未到过疫区,但他探望过从北京301医院做手术返回包头的亲戚。于是医院坚决制止患者和陪护人员离开病房,并对32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接触者采取隔离观察。此后的4天,患者家里先后有4人出现非典症状,被医院及时接收就诊。就这样,包头的第一组输入性非典病例被成功地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事后,所有的包头人都称王慧敏和一附院为包头防非典立下了头功,正是他们的先知先觉为包头赢得了主动。记者见到王慧敏时,这位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医生显得很平静,她柔弱的身材看来不到90斤。她说:“就在广东疫情发生后,我们医院就及时跟踪了有关非典的一切信息和诊疗动态,并提醒所有的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的可疑情况。我能果断决策,是有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的。”

突出“早”字

在王慧敏果断诊断非典时,内蒙古当时还没有向社会公布出现非典疫情。此时,尽管呼和浩特、巴盟已出现严重的医院交叉感染,但大部分人还处在不知不觉的无防备之中,而包头的做法全然不同。

在广东发生非典疫情后,包头市卫生局就引起高度警觉。早在2月27日,卫生局就下发了重点针对SARS的防治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通知,用科学的理性精神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了一剂“疫苗”。包头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组长、包钢医院院长、呼吸科专家孙德俊回忆说,2月在包头降临非典前,他就组织由包头几家大医院20多位呼吸科专家组成的“呼吸沙龙”,举办了有关SARS的4次学术探讨。卫生局通过他们,提前举办了医疗、防疫专业人员的SARS培训班。为包头立下头功的王慧敏就是“呼吸沙龙”的专家之一。

疫情发生后,这批专家迅速上阵,应对自如。市委、市政府与专家有密切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把他们每3人分成一个流动诊断小组,每个小组配备1个秘书,分片负责全市的防治、诊断、治疗工作。针对非典患者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情况,包头抽调了10多名专家组成重症抢救组,这个小组由呼吸道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全市最优秀专家组成,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目前,除了一名72岁的糖尿病患者因患非典引起并发症死亡之外,包头累计诊断病例14人中,已有8人出院,其他5人病情正稳定好转,累计疑似病例已全部排除。

突出“建”字

包头除了有一批勤于科学探索、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外,还有一批在全区素质较高的防疫队伍。这支队伍在包头控制非典疫情时,及时提出一整套科学的防治办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疫情发生后,防疫专业人员并没有慌忙上路设卡或到处消毒,而是迅速提出防范的重点在医院、在公共场所、在水源地以及垃圾场。他们派人专门盯在这些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地方。特别是医院的医疗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做到了万无一失。在包头,医院没有成为传染源,与他们的管理水平和防疫思路有极大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包头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注重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注重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在包头,有旗县级以上医院39所,其中二级以上医院有25所,三级甲等医院有3所。每千人拥有的床位率、医务人员、医护人员的比例在内蒙古都名列第一,在西部非首府城市中可谓凤毛麟角。近几年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为乡级卫生院还配备了救护车等医疗设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许把这句话用在包头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中再恰当不过。但愿非典让我们懂得,不能总盯住经济项目搞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必须跟上来。非典也启示我们,不管是建设还是处理突发事件,都要有更多的科学精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