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挥优势 注重特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03-06-08 来源:光明日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周玉 我有话说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也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这是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以及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和内涵的高度概括。在江泽民同志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开始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985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无论是从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到“十五末期,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要达到15%。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新世纪教改工程、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指施,使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使一批有着优良办学传统、办学历史较长的重点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原有的基础有了进一步提高。这都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当然,也有人质疑,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否现实。笔者认为,虽然世界上的一流大学绝大多数都分布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与形成都是与其本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同步进行,并非等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才开始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科技、教育、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21世纪头二十年,既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机遇期。

二、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形成格局,都是分层次、分类别地发展的,并非发达国家的大学都是一流大学,也并非都是研究型大学。结合我国国情,建设一流大学更应该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非其他大学就不建设、不发展。而是应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别中追求卓越,不应盲目攀高。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除一流大学外,均有二、三流大学。但他们都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为社会培养人才。当然,我们也要处理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普遍提高的关系。只有普遍提高,重点突出了,一流大学才能突起。

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学校自身而言,也应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除少数的一流大学如哈佛、期坦福等世界顶尖大学追求他的所办学科均应排在世界前若干名,否则就不办或停办该学科外,其他多数一流大学均是有些学科为世界一流,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而是形成金字塔式结构,学科间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

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发挥优势,注重特色

我们分析世界一流大学,虽然他们均有一系列共同的指标与参数,如是研究型大学,知名学者大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云集,科研成果显赫,办学经费充足,教学科研条件先进,研究生/本科生比例高,生/师比低,发表论文数量多、水平高,发明专利等原创性成果多等,但笔者认为,我们建设一流大学更应注重我们的特色。首先,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需求,根据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需求,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规划我国一流大学发展的宏观蓝图。而学校自身更应根据国家的需求规划自己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既满足国家的需求,又能快速发展自己。而不能盲目地拿国外大学的指标生搬硬套,况且,国外不同的大学情况也是不同的。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学科是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牵引下及时决策准确定位,从而迅速发展起来,达到世界知名,并带动了本校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 Tech)的发展同样是与美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另外,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建设大都是在为本国的国防尖端技术做贡献中成长壮大的。因此,建设一流大学除要结合国情,突出中国特色外,还要注重学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程实践能力,国防航天特色,对俄合作优势等就是特色所在。我们应在加强基础,普遍提高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特色,使长者更长,异峰突起,而不搞削峰填谷。

哈尔滨工业大学“211工程”与“985工程”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队伍建设是基础,学科建设是关键,条件建设是保障,标志性成果是目标。规划原则是:明确层次、突出重点、加强基础,鼓励交叉、分类指导、全面提高。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是:继续发扬工科优势,大力加强理科建设,加速发展经济、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保持服务航天、国防、军民两用结合的特色;注重人才培养,加速成果转化。经过建设使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有显著提高,成为与科技、经济、国防密切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能力的教育和科研基地,成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精英型人才的摇篮。力争在2020年(建校百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成为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研究型、开放式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哈工大按上述思路原则和总体目标,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统筹规划、连续实施。按带头领域、重点学科和支撑学科规划“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学科建设。重点建设四个带头领域,20个重点学科和一批支撑学科,同时建设若干个国防应用基础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注重高水平的学科公共平台的建设,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设备的共享性,扩大受益面,同时突出以人为本,项目牵动的重点支持,以产生标志性成果带动整体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经过“211工程”一期和“985工程”一期建设,学校的学科建设效果显著,在2001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哈工大重点建设的20个学科(其中有2个新兴交叉学科)中有18个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国家院士评选中,哈工大有4人当选为院士(1名科学院,三名工程院)。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与过去多年工作的积累有关,但“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加强学风建设,完善评价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

二十年来,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科技教育成果丰硕。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化,更有利于人们潜心于创新研究,出原创性成果。而当前少数人在科研上的浮躁心理,急功近利思想,按评价体系抓采分点的做法,令人担忧。这样的做法虽属少数人,但扩展开来,其后果是可怕的,原创性的成果又何以产生?又如何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例如SCI论文问题,本来发表SCI论文是好事,而世界一流大学都发表相当多的SCI论文,这是一流大学自然产生的结果,而不单单是为了追求SCI论文的数量。我们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今天说SCI论文重要,大家都盲目地追求SCI论文的数量,明天又把SCI论文说得一文不值。

我建议,我们的每一位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都应认真读一读《钱学森手稿》,回顾一下我们老一辈科学家是如何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地做学问和做人的,是如何为科学事业为追求真理而沤心历血、严谨治学、淡薄名利、孜孜以求的,又是如何放眼世界,心系祖国的。回顾中外历史,又有哪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如此?科研成果和科学成就是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辛勤耕耘汗水的结晶和才智的升华,是严谨学风、科学态度下的工到自然成,而并非急功近利的产物。建设一流大学,无疑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同样重要的是需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另外,由于科研成果的显示度高,无论是在评职称、聘岗,还是评院士等评价指数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都十分明显,因此,一些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致使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只搞科研不搞教学,或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对人才培养,特别是作为学历教育基础的本科教育给以充分重视。这并不是说科研不重要,恰恰相反,作为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学术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是要为培养人才这一高校根本任务服务。研究型大学对学生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科研经费、先进的科研方向、丰富的科研成果,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本科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正面作用,例如高年级学生早下实验室参加科研工作,提前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尽早成为课题组的初级成员等。

五、营造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弘扬个性的学术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原创成果产生的温床

人各有志,人各有长。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是志者见志、长者见长、张扬个性、人尽其才的沃土,是创新人才成长和原创性成果产生的温床。无论是对教师的要求和评价,还是对学生的培养都应该着眼于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我们要在发扬过去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认真研究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的成功经验,倡导学术民主、学术自由的精神,要从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各个层面注重教师个性的发挥和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建立有利于教师特长发挥和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柔性化管理体制,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六、选好参照系,力求跨越发展

虽然世界一流大学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但不同的大学,不同国家的一流大学均有着不同的特点,很难用一个或若干相同的指标或参数进行衡量和评价,更难找出一个临界判据,达到这个临界值以上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固然要关注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但也没有必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工夫去找达到一流大学指标的绝对值,更难对我们的大学规定某一个绝对值,一流大学是相比较而形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虽有一些具体的指标参数,更有它多年形成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声誉。而这种声誉的形成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这种声誉一旦形成,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并非短时间所能磨灭。因此我应该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历史及崛起过程,以供我们借鉴。同时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选择世界著名大学作为参照系和样板进行学习、借鉴。即使是参照系也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各学科也应有自己的国外参照系,不同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可选不同学校的同类学科作为自己的参照系。只有在保持并发展自己优势与特色的前提下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如哈工大选择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美国的MIT、俄罗斯的包曼工业大学等学校作为参照系,哈工大的计算机学科则选择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学科作为参照系。哈工大在国内的参照系是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哈工大的发展思路是: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经验,谋求跨越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又面对严峻的挑战,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时间不懈地努力。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拼搏、励精图治。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