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劣质餐具仍在泛滥(上)

2003-08-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一次性发泡类塑料餐具是环保治理的重点,但它一直治而不绝。解决这个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可降解替代品,即通常所说的环保餐具。近几年来,国家推行了用纸浆、纸板、食用粉、植物纤维等材料生产的一次性餐具,但实践结果却出现了“环保餐具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如何把好事做好?本文提出的观点值得思考。

“白色垃圾”屡禁不止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又被称为白色垃圾)有很多恶名:在生产中要使用属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发泡剂;在使用中遇高温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丢弃后产生视觉污染;入土掩埋,需要200年才能降解;随垃圾焚烧,易产生致癌物质二(口加恶)(口加英)。因而,国家从1999年1月起先后3次发文禁止一次性发泡类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但是调查表明,国家关于禁止一次性发泡类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至今不仅没有退出市场,而且还在四处泛滥污染环境。

据统计,目前全国一次性餐具的年使用量超过100亿只,仅铁路客运部门的年消耗量即达3亿只,但绝大部分是一次性发泡塑料类餐具。例如,北京市虽然坚持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实施严格控制,但仍屡禁不止。一项调查显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目前仍在北京占据30%至40%的市场。今年世界环境日期间,北京市丰台工商分局对某市场进行突击检查,仅在一个摊点即查获一次性发泡餐盒1.2万个。

其他一些省市的情况更为严重,济南市街头饮食摊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使用率几乎为100%;广州市的市场使用率为95%;哈尔滨市一次性餐具的日消耗量为10万只,全部为发泡塑料制品。

一次性餐具带来的白色污染,不但有碍城乡观瞻,而且阻塞排水管道,对水利电力设施运行造成巨大影响。顺长江而下的餐盒、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淤积在葛洲坝前形成厚达数米的白色“小岛”,导致水位落差减小,妨碍正常发电,而且垃圾进入水轮机,造成叶片磨蚀,电站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经费进行清理,仍然无法控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后,也遭遇到同样的威胁。

非法生产亟待整治

近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在包装箱或产品上印有环保餐具或降解餐具标识的一次性餐具,但实际上根本不符合环保餐具或可降解餐具标准,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此类产品多含有大量无机矿物填充料,如滑石粉或碳酸钙等,在工艺上以单层直接挤出为主,因而醋酸残渣严重超标(国家标准为30PPM以下,而该类产品高达384PPM,超标近13倍)。醋酸残渣大量进入人体可引起胆石等疾病,而且附着在无机矿物表面的偶联剂,如钛酸酯等含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据了解,目前北京有10多家非法企业的20多条生产线在生产这类餐具。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河北的沧州、廊坊、永清等地,也有许多无照产品来京销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