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杨红志:产业运营+资本运营使企业如虎添翼

2003-08-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炳升 我有话说


个人档案

杨红志,1966年出生,英国白金汉大学MBA,现为天杨投资公司合伙人、东盈达企业策划中心董事长兼总裁,海外学人投资基金战略顾问。海外15年在世界500强、境外上市公司和境内投资公司任高管,一直致力产业投资、项目投资和风险投资,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境内外投融资、投资银行和资本运作经验和经营管理境内外集团公司的经验,是资深的资本运作和企业管理专家。

记者:好项目往往找不到钱,而资本也一直在等待出路?

杨:的确,我国每年有科技成果几万项,但形成产品的比例相当低,研究成果转化率低下,除了技术不成熟、市场及行业政策等原因外,主要缺乏资金支持。企业需要资本的支持恐怕是个永恒的主题。

投资公司负责资产经营,对项目进行评估,通过融资、拆借等金融业务支持企业并获得丰厚回报。投资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其目的为了使资本增值。因此,资本也正想方设法寻找项目、寻找出路。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持,资本的增值也离不开产业运作。这是一个双赢结果,也是双方紧密联系、互相依赖和合作的基础。

记者:据我了解,企业和投资方之间好像有些隔膜?

杨:我觉得,双方之间出现的隔膜主要是各自的角度和利益不同所致,这很正常。重要的在于双方要进行有效沟通,否则,导致相互间不信任直至影响全局。

按理说,好项目容易找到投资者,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有钱的人找不到好项目是经常的事。这主要是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经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记者:资本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回报。作为投资者,你的眼光会投向哪里?

杨:有人说过,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我们不能离开国情来谈这一问题。随着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潮流中,许多拥有创新能力和人才团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一定会取得骄人业绩。这从国外的经验也能得到印证。

一个有魄力、有眼光的投资家不会急功近利,他所瞩目的应该是真正有创新技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促进这些高科技企业与金融的结合,占领技术制高点,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记者:中国企业要在世界市场上有所作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杨: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由于对资本经营认识上的误差,不能正确处理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导致了企业步入经营管理上的误区。

中国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在世界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把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结合起来。这是企业快速增长,应对日趋激烈的世界竞争的良方。

资本经营是根据市场规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资本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经营方式。所以,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企业在搞好产业经营的同时要重视资本经营,二者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然,资本经营不是灵丹妙药,只有建立在良好产业经营基础上的资本经营,才能真正发挥资本经营“点石成金”的效能,才能快速催生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中国投资公司的前景如何?

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稳定、市场庞大,这些都是投资者格外看好的,投资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产业和资本必然会更加紧密结合,共同打造出富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和企业。我在海外多年,一直从事金融资本运作,为中国的产业发展、金融创新和资本运营多做实事,同时为企业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搭建桥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策划和执行服务,这是我多年的愿望,也是我回国服务的初衷。

相关链接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坚冰有望打破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的支持力度,长期悬而未决的民营银行试点突然加速;谁投资谁受益的金融新体制的改革方案也在酝酿之中。金融部门一位权威人士在一次高层论坛上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表示极度关注并给出了风险投资基金、灵活的债务资金和二板市场的药方。他认为,现有的有关贷款通则和规定限制得比较严,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

这些信息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坚冰解冻有望打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资本市场的恢复为创投行业的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业内人士预测,2003年全年投资额有望突破6亿美元,超出2001年的5.18亿美元和2002年的4.18亿美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