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提高高校质量的几点建议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克 服急躁浮躁情绪
2003-09-04 来源:光明日报 杨德广 我有话说

●扩招后必然会带来质量问题,这应该从提高质量,解决问题入手,而不是从限制招生入手。
●不同的高校国家投入不同,生源不同,师资设备条件不一样,因此在规格、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也不一样,不要相互攀比,盲目拔高。
●不能用一种教育质量标准,取代多种教育质量标准,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取代大众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

当前,在一部分高校的干部和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种急躁情绪、烦躁情绪、浮躁情绪、盲目攀比情绪,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比,重点学校与名牌学校比,文理科学校与理工科学校比,认为这也不如人家,那也不如人家。加上不规范的“排行榜”的误导,一旦发现本校某些指标不高,很恐慌,很紧张,感到压力很大,于是产生了这些消极的情绪。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很想把自己的学校办好,各方面不甘落后,各方面都要超过别人;从深层次看,这是一种质量观问题,学校如何正确定位问题。我国有2000多所高校,不可能放在同一平台上,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其共同点是“适应性”,适应就是质量。比如评价一个产品的质量好差,一是看“适应性”,二是看“规定性”。衡量一所学校的质量要从“适应性”、“规定性”来看,简而言之,我们应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的质量观。“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教育事业要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要。因此,必须扩大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4%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50%—80%。有人担心高校规模扩大了会影响教育质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难道把毛入学率保持在10%以下叫质量高吗?没有数量哪来质量,如果把广大青年学生关在大学校门之外,成为社会闲散人员,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则无质量可言,把他们招进大学培养总比关在大学校门之外的质量要高。当然,扩招后必然会带来质量问题,这应该从提高质量,解决问题入手,而不是从限制招生入手。还有人担心,扩大招生会影响毕业生就业,我们认为这是没有根据的。不能把暂时的就业困难与扩招联系起来,难道减少招生就没有就业难的问题吗?大批高中毕业生如果失业在家,就业将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缺少专业知识,到社会上更难找工作。大学毕业生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比高中生就业容易。极而言之,与其让高中生失业,不如让大学生失业,大学生还有创业本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现代化必须大众化,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要达到25%以上,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还要持续快速地发展,否则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合格人才。

合适目标的质量观。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质量标准。不同的大学也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质量标准。高等学校有不同的类型,有研究型的名牌大学,有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有教学型的一般大学,有技能型的高职院校,还有民办院校等。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以一流卓越为目标,培养研究型人才,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能到国际人才市场上竞争。教学型大学应在培养“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强,就业面较宽;技能型、职业型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能胜任第一线的工作。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只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质量。师范专业的学生能胜任教师工作就是质量,医学专业的能当好医生就是质量,会计专业能管好账目就是质量。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应在培养拔尖人才上下功夫,教学型大学应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面、适应性上下功夫,高职院校应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下功夫。各类不同的学校,国家投入不一样,生源不一样,师资、设备条件不一样,因此在规格、层次、培养目标等方面也不一样,不要相互攀比,盲目拔高,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比,越比越泄气,丧失了信心。而重点学校又什么都想得到,与一般学校争生源,办什么高职、大专层次的学院,背离了自身的合适目标。所以每所学校都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不要越位,把自己放在同类学校的平台上去比,然后再向高一层次的平台发展。

需求性的质量观。办学校是为社会服务、为求学者服务。任何一所学校只要满足了校内外学习者的要求,毕业生有出路,就是质量。社会上有成千上万种行业,不能只有一类学校,一种模式。人的基础、素质、爱好、追求的目标、愿意付出的劳动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种学校所能满足,不是人人都能进重点大学、都愿望进重点大学的。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产物、为社会服务的,必须从整个社会的需求出发,合理分工。不同的学校能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就是适应性,就是质量。全国每年考生近300万人,按分数高低录取,前30%被重点大学录取了,中间30%被一般本科大学录取了,剩下的40%被大专、高职、民办学校录取了。如果没有大专、高职、民办高校,后面40%的考生就无法上大学,他们上大学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质量。社会上有大量的在职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开展继续教育,办夜大学,满足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这就是质量。尤其是教学型大学,职业型大学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可以多招收这类学生,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为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一般学校不要老是羡慕、嫉妒重点大学经费多,不要“等米下锅”,要“找米下锅”。只要努力去开拓教育市场,就会增加经费来源。如上海师范大学每年在这方面的收入有1亿多元,对学校发展、改善教职工待遇、教学质量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多元化的质量观。就是不能用一种教育质量标准,取代多种教育质量标准,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取代大众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10%,高中毕业生入学率仅30%,属“精英教育阶段”。而现在向大众教育阶段迈进,北京、上海等地毛入学率已超过40%,高中毕业生入学率在75%以上。各种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上了大学,这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表现,但我们不能把质量标准停留在10年前的眼光上。首先要看到增加了这么多大学生对我国人才质量提高带来的机遇。其次要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不能仅以重点大学、211大学为目标,更不能只从有多少博士点、多少科研经费看质量。衡量一所大学的质量要从学风、教风、校风方面,要从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管理水平方面,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对学校和毕业生评价方面等全面地考查和评价。研究型、教学型、职业型大学,重点大学、一般大学、民办大学等各类不同的学校,不在一个平台上的学校,各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总之是多元性而不是一元性。

特色性的质量观。特色就是适应社会上的特殊的需要,适应个体发展需要。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是“全能冠军”,不可能每个专业都是国内领先。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是在2—3个学科方面是冒尖的,如哈佛大学商学、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各类学校应善于利用学校实力最强的师资、实验设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发展力度,形成优势,形成特色,不要搞平均主义。一旦形成特色后,这方面的人才包括教师和学生,就会蜂拥而来,毕业生出路也会好,社会有关部门就会主动来招聘人才,在这一领域就会作出杰出贡献。某些学科形成特色,积累经验后,也能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如果每所大学都有几个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就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特殊需要,特色性的质量观不仅体现在学科特色上,而且体现在校风和学生素质上。如清华大学的“笃实”、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上海交大的“起点高基础厚”等都体现一种校风;在学生素质上,有的强调创新精神,有的强调动手能力,有的强调文明修身,有的强调艺术专长,有的强调外语水平,让学生有一技之才走向社会,满足社会的特殊需求,也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渐进性的质量观。质量是相对的,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质量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渐进性的质量观,就是相对的发展的质量观,就是在原有的平台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就是质量,而不是与高平台去比。通俗地说,就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年比一年好,就是质量好,就要鼓励、表彰,尽管它与重点学校差距仍很大。上海有所中学,生源质量很差,但该校开展“成功”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人人都希望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个教师都要挖掘学生成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原来考30多分,现在考到40多分,原来打架的后来不打架只骂人了,现在也不骂人了,都是进步和提高,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逐步提高,这就是渐进性的质量观。大学同样如此,重点大学要渐进,一般大学要渐进,只要渐进而不是停滞,就是质量,多一点纵向比较,少一点横向攀比,就会增强信心,不断前进,就可避免急躁、浮躁情绪。尤其在学科建设,学科水平的提高上决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坚持不懈地努力必能奏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