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条鱼”引来十五亿元大产业

经济话题
2003-09-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教授历经11年的不懈努力,把一种来自欧洲名叫大菱鲆的鱼引进到我国的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并使当地传统的养鱼方式提升到工业水平,目前,全国已有这种鱼的专业化养殖工厂600多家,年产值超过15亿元,还拉动了饲料、鱼药、加工、建筑等行业的发展。

跨洋引种实现工厂化养殖

“我对海鱼情有独钟,尤其是大菱鲆这个品种。”雷霁霖面对当时我国北方沿海养鱼有“越冬难”和实现规模化生产更难的现状,他心中万分焦急。过去的实践证明,我国北方沿海冬春季水温低,一些肉食性、温水性和暖水性养殖品种,都要在人工条件下越过一个甚至两个冬季才能达到上市规格。生长慢、周期长、投入大成为实现其产业化的“拦路虎”。

雷霁霖从专业角度考虑要赶走这个“拦路虎”,就必须去寻找既耐低温又能快速生长的养殖品种。为此,他提出了我国北方沿海应选择冷水性品种和走工业化养鱼的发展新思路。

雷霁霖全面分析了北温带鱼类区系的地理分布和产业开发特点,从东、西方国家相同纬度水域的自然种群中筛选出优质冷温带良种鱼。经过长期对比和分析,他最后选定了原产于大西洋东北部沿海的大菱鲆良种,大胆提出跨洋引种,将其培植成适应于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主养品种。

大菱鲆原产于欧洲大西洋东北部沿海,属硬骨鱼类鲽形目菱鲆属,译名又为“多宝鱼”。它的肉质鲜嫩,胶质丰富,口感独特,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快,性格温顺,易接受配合饲料,耐低氧,病害少,是国际公认的冷温带地区不可多得的养殖良种。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2年8月,雷霁霖终于将首批200尾大菱鲆引进中国,并使之落户于青岛。

产业化关键是科学养殖

对于一个新引进的品种来说,驯化和养殖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依赖于种子工程的突破。因为,这将决定该品种能否长期适应客户地生活环境,并在此繁衍生息、安居落户。

原产地的大菱鲆每年只能在野生条件下繁殖产卵、受精。在欧洲,大菱鲆虽早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至今仍未解决人工条件下的自然繁殖技术问题,人工育苗成活率至今仍远低于其他经济鱼类的水平。

课题组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很难掌握雌鱼卵子的成熟度,不是采不出卵就是过熟了;即使采出了成熟卵,也未必能有成熟优质的雄鱼相匹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把每尾排卵的亲鱼做好了标记,逐尾记录它的排卵间隔时间和质量。经过几年工夫,终于找到了大菱鲆亲鱼狭窄的排卵“窗口”和排卵的高、低峰节律。

大菱鲆的早期育苗也十分艰难。因为它的卵径小,自身携带的营养少,必须人工细心呵护,及早提供适宜的饵料。否则就将全军覆没。更严重的是它的发育早期有鳔器官的发生和消失过程,开鳔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早期鱼苗的成活率。他们查清了鳔器官的形成和充气规律,对水质、充氧和营养进行了合理调节,突破了这一早期育苗成败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

1998年初到1999年初,雷霁霖带领课题组利用自行设计的培苗系统和光温控制技术,首次在山东蓬莱市鱼类养殖实验场突破了大菱鲆连续多批次、大规模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半年累计生产大菱鲆苗100多万尾。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规模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养殖带动一个大产业

大菱鲆养殖在山东莱州可以说是当地养殖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成了渔民增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在莱州直接养大菱鲆的就业人口就达6000多人,同时拉动了建筑、饲料、水泥制品、营销、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出现,总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万人。由于大菱鲆养殖的可观效益,一些从事商业、石材、建筑等行业的资本开始向大菱鲆养殖上转移。

由于大菱鲆肉质鲜嫩、口感清香,是制作鱼排和鱼片的上好原料,大有挤占牛排市场的势头。它作为名贵海产品已进入我国沿海城市的许多中高档饭店,消费市场不断向内地扩展。如今,环渤海沿岸已形成了大菱鲆养殖经济圈,还辐射到长江口、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一带。新的养殖园区不断涌现,尤其北方沿海的工厂化养殖面积平均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

农业部科教司引进交流处处长刘艳说,在国家“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专项”(“948”计划)支持下,雷霁霖教授把原产于欧洲大西洋东北部沿海的深海冷水鱼大菱鲆引入国内,创造出“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养殖模式,使北方的养鱼产业由传统型提升到工业化水平,开辟了渔民增收的新渠道,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这一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