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文化强市

2003-09-18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山西临汾市委书记 张茂才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一起纳入党和国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体系。我们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又是推动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既是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的必要手段,又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按照十六大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我们初步形成的建设文化强市的思路是:坚持以争先发展为主旨,以建设先进文化为方向,以本地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壮大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文化创新为动力,以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为准则,以强势文化项目和强势文化企业为龙头,带动高水平人文学科、高素质文化队伍、高质量文化品牌建设。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共进中,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实现建设中西部强市的目标。

从这个思路和目标中可以看出,建设文化强市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实践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实现“六个新突破”。

一、正确处理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提倡文化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的关系,在更新文化发展观念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即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让一切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精神境界、一切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由于我市处于内陆地带,人们的思想相对较为保守,对文化建设提倡多样化特别是发展经营性文化心存疑虑。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好观念的问题,抛弃“单赢意识”,树立“双赢意识”,把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同时,在抓文化建设项目上,只要有必要的条件,或经过努力能创造出条件,都应该早上早干、做大做强。争取到2010年,使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程度、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文化力量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二、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在弘扬本地特色文化上实现新突破。

只有继承民族文化,当代先进文化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光彩和活力。唯有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成为走向世界的精品文化。临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特色相当浓厚,有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的尧都、“中华第一鼓”的威风锣鼓、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有十万年历史的丁村遗址、比秦兵马俑早600年的曲沃天马遗址;有洪洞大槐村、苏三监狱,霍州州署,元代戏台等;特别是在地方戏曲上,先后涌现出了5个梅花奖、9个小梅花奖,使临汾成为全国市(地)一级获此殊荣最多的“梅花之乡”。全省的文化优势在临汾都有十分典型的体现。我们这几年在弘扬本地特色文化上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并且已经出台了文化建设的近期规划和远景目标,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的文化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弘扬本地特色文化,就要敢于和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从纵向上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衔接起来,从横向上把各处所的文化品种连贯起来,从布局上把分散的文化要素和文化亮点汇聚起来。我们的做法和构想是,以襄汾陶寺—尧庙尧陵—洪洞的甘亭羊獬、万安历山为曲轴线,构建尧文化系列群;以侯马、曲沃为基地,建立晋文化系列群;以洪洞大槐树为中心打造寻根问祖文化系列群;与发掘和提升传统戏曲、民间艺术、能人“绝活”的文化价值相结合,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举办大型文化节活动;与建设“大运路”绿色长廊和发展绿色产业相结合,美化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与城镇扩张相配套,建设现代化文化广场和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塑人文景观的自然生态美和自然景观的人文包装美,把开发新景点、培育新亮点、增加新看点和弘扬民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临汾特色文化大概念、大阵容。

三、正确处理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在整体推进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先进的生产力必然是包含先进文化的生产力,先进文化理应是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为其开辟新领域的优秀文化。因而,体现社会意识形态属性的公益文化事业和体现文化生产力属性的文化产业必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从临汾的情况看,要在重视发展文化公益事业的同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这是因为,目前我市经济虽然保持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幅度,今年上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0.5亿元,同比增长14.5%,截止七月份财政收入完成23.25亿元,增长44.8%。但是,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自然环境污染和市场环境不良的状况仍然相当严重。利用我市丰厚的人文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幅提高经济增长率,还能从根本上改善发展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实现从“花钱文化”到“文化赚钱”的观念转化,变“包袱”为财富;从文化产业“纸上谈兵”到付诸实践的转化,变关注观望为积极介入;从少数人搞文化产业到一大批人经营文化的转化,变吃财政为贡献财政;从追求官办文化到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转化,变找政府为找市场。特别要把优秀的文化人才转化为文化资本,使出色的文化艺术名人同时成为最能“赚钱”的“经济人”。要围绕已出台的文化发展规划,抓紧制定一系列鼓励、引导、规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可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对文化公益事业,明确“四个扶植”的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鼓励它面向市场,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对文化产业则要推向市场,使其成为合格的市场微观主体。特别要进一步拓宽文化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设立建设文化强市的专项基金和文化产业的扶持基金,努力改善文化发展环境,以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金,调动、聚集民间资金,多渠道地为文化建设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

四、正确处理文化品位提升和文化普及的关系,在强势文化学科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社会主义文化要追踪世界文化前沿、与前进的时代相衔接,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是为了普及,也只有普及才能推动提高,而提高就需要强势的学科研究和强势的文化人才。临汾占有丰厚的文化研究与开发的资源,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古代戏曲文化见长的山西师范大学又在本市,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对临汾本地特色文化心驰神往,我们多年来也培养出有一定规模和学术水平的研究队伍,具备建立强势文化学科和文化队伍的基本条件。我们拟以今年10月举办“山西侯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节”为契机,先建立“晋学”研究基地,再有选择的建立尧文化、根祖文化等几个学科基地;挂靠山西师范大学“戏曲研究所”开展对本地传统戏曲的学科研究,以市文联各协会为依托,筛选一批学科带头人,聘请一批高水平的知名学者加盟重点学科研究,对本地有声望的民间艺人进行学术性再培养,提高他们的理性研究开发和推广能力,充分发挥全市广大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多层面的开发人才资源,多维度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较短时期拿出一批精品科研成果,形成强势学科效应和强势文化队伍。

五、正确处理“一手抓繁荣”和“一手抓管理”的关系,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要繁荣文化,就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坚决革除。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转变职能,从办文化转为管文化,特别是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从直接的指挥操作平台上退出,加大公共服务的功能和力度,强化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依法监管,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要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为重点,以资本为纽带,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手段,以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保证,推进跨行政区划的集团化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连锁式经营和网上营销。以政策扶持、资产重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符合先进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正确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上实现新突破。

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范例已经雄辩地证明,拘泥于一隅的文化战略思维方式不能适应国内外大势。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也必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引进来”主要是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一切先进的文化管理经验和科技手段,拿来并创造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富有表现力的新形式为我所用。“走出去”主要是,对本地特色文化精心开发和创新创意,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出外展览、表演和参加国内外大型文化活动等,使其在更多的领域更大的空间以更高的层次,走出本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此,要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完善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激励机制,重点扶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市场营销队伍,努力扩大我市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