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进与培养并举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2003-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庆 特约通讯员 丁汉新 我有话说

千条路,万条路,人才是强校的第一条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只有海纳百川,汇聚各类优秀人才,才能互相取长补短,使特色更特、长处更长。

华东船院现有教职工1468名,其中专业教学科研人员702名,正高职称94人,副高职称31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部级以上科技专家13人,博士生导师26人;有3人被教育部遴选为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3个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2人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26人被评为省、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获教育部青年教师科研奖励基金,62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285人,目前在读博士100人,在读硕士、同等学历研究生班人数140人;从2004年起,除公共体育、公共外语等少数专业外,新进教师全部要求硕士学位以上。3年内,确保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将超过60%;至2007年,力争在校教师队伍中,教授达120人,副教授达400人,具有博士学位100人,具有硕士学位400人。

不遗余力积聚人才。“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才已成为一种比物质资源更重要的资本,因此一个大学的荣誉和发展潜力,不仅仅在于校舍和学生人数,更重要的在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船院人牢固树立了“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理念,从引进、培养、稳定三个方面下功夫,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相继出台了《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关于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关于提高学历、优化师资结构的暂行办法》三项制度,积极实施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制度。政策中提高优秀人才待遇的力度之大,充分显示了船院人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不遗余力积聚人才,建设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师资队伍,从而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决心和魄力。近几年来,华东船院在引进人才上不遗余力,花费巨资,2003年在引进人才上投入资金达500多万元,并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现有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渠道。对此,学校加大了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规定了培养方式及条件、审批程序及各类人员的学习费用,积极鼓励各部门制定博士、硕士、国内外访问进修培养计划,采用送出国、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与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办班、给青年教师配备导师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以满足岗位要求和学校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学校投入青年教师培养进修的经费达200多万元。

诚心诚意广纳群贤。近年来,华东船院为了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对优秀人才千方百计、锲而不舍地做工作,广纳人才、用好人才已经蔚然成风。近几年,共引进各类紧缺人才264名,其中院士1人,教授15人,副教授37人,博士9人,硕士70多人。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系主任的韩光范教授是吉林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该院院长蒋成禹教授为了引进韩教授,与学校人事处的领导冒着零下28摄氏度的严寒,千里迢迢赴东北登门请贤,至今仍在学校传为佳话。华东船院除引进洋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外,还成梯队引进学科建设和科研所需要的人才,引进人数之多、引进力度之大开创高校引进人才先河。

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只有人尽其才,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华东船院不但有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浓郁氛围,还有识人的慧眼、爱才的感情、用才的气魄、留才的方法,在全校营造了一种尊师重教、团结和谐干事业的浓厚氛围,使每一位引进或培养的人才在船院都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干出一番业绩,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