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

2003-12-08 来源:光明日报 侯宗宾 我有话说

我国近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六成以上,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一“三农”问题关乎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侯宗宾同志不久前深入农业大省河南一些地区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本刊予以发表,愿与读者一道,共同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

——编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作为农业、农民大省的河南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效如何?带着这个问题,从9月中旬开始,我对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四市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先后深入到四市及所属8个县(市)、12个乡(镇)、16个村、20多家企业、30多个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与各级干部、农民、企业负责人、职工和个体工商户主进行了广泛接触和深入交谈,阅读了大量文件资料,感到这些地方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一条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良性循环之路,很受启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这次调研,我们重点分析了1996年以来农民收入的总量和结构变化情况。总起来可以概括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增收结构变化明显。

综合来看,豫北四市在河南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属中等水平。与全省一样,1996年以来农民收入是持续增长的。2002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分别是2313元、1948元、2420元和2294元,四市综合平均为2194.6元,比1996年增加614.9元,年均增长5.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内部结构和增长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种植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所占比重大幅下降。2002年,四市农民人均来自种植业的纯收入为1029.5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9%,比当年农民工资性收入、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和来自家庭二三产业的纯收入所占比重分别高21.9、36.9、32.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是,1996年到2002年的6年间,四市农民来自种植业的纯收入占当年纯收入的比重,由59.4%下降到46.9%,下降12.5个百分点。可以说,种植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已经明显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迅速提高,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6年来,四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各项指标中增加额最大,增长速度次高,比重提高最快,以增收贡献最多。2002年,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548.5元,比1996年增长120.9%,年均增长14.1%,工资性收入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15.7%提高到2002年的25%。

此外,农民牧业收入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家庭二三产业收入虽有增长,但占纯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既是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反映,也是河南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高度重视,顺势而为,正确指导,努力工作的结果。他们的做法和成效,以及这次调研中接触到的鲜活实例,使我深深感到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规律和民心的。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粮食主产区的应尽职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因此必须把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是四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

一是把保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几年来,四市粮食产量保持在800万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订单农业约占播种面积的60%。二是以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建立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凡是畜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大都是龙头企业起了关键作用。鹤壁市淇县71%的行政村都建有规模化养殖场,带动3.7万农户、15万农民参与其中。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目前,这四市的水稻、花卉、蔬菜、大枣、花生等生产和加工已初具规模,形成特色。

(二)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开辟农民外出务工增收新渠道。城乡之间、农与非农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强大动力。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外出务工月工资一般在500元左右,而在农村种小麦和玉米,一亩地一年净收入只有500元左右。农民只要能在非农产业务工,一般比在家务农收入高,综合素质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农民外出务工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和服务。

(三)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四市的各级领导干部在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服务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提出了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实现务工农民的永久性转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但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绝不是忽视农民、削弱农民、淡化农村,而是城镇非农部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是多数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永久性转移的过程,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使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化的过程,也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从根本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使农业由“散而弱”向“大而强”转变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四市的领导同志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基于以上调研与思考,在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要强化工业意识,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城乡统筹的意义上,新阶段农业的问题需要工业参与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城市参与解决、农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转移参与解决,这三者的根本点是工业化。河南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要注重科学规划。高起点规划,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长远大计。规划不好,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关键是要给城市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要注意发展产业。产业是城镇的支撑。没有产业的城镇,是空城。要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培育企业集团的同时,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同时,加大城镇用地的改革力度,支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建议加大城镇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土地置换和调整机制,推行国有土地收购贮备制度,降低用地成本,支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时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的过度膨胀,加大农村土地复耕力度,把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与满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用地统一起来。

要加大对农民转移的引导和服务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和服务体系,清理整顿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各种收费,加强对农民转移的信息引导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民转移的有序程度和效率。(作者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