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人才优势变为经济强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巨大的人才优势和科技实力。问题在于——
2004-01-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被人们誉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在“长三角”;这里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型企业。

这些显赫的数字背后是人才资源的雄厚和科技实力的强大。

优中之“忧”

这里人才资源十分雄厚。长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科技与教育力量,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全国三分之一还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仅以江苏为例,科技对江苏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50%,对农业的贡献率达60%。

教育更是江苏的骄傲。目前江苏高校占据三个“全国第一”:全省现有普通高校84所,居全国第一;现有在校本专科生60多万人,居全国第一;2002年共招收本专科生26万多人,居全国第一。

教育将江苏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江苏18至22岁人口中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江苏省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50%,千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80%。

长三角人才队伍总体实力居全国三个都市圈前列,但与世界其他五大都市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长三角人均受教育年限:上海为9.3年,江苏为7.85年,浙江为7.46。换言之,长三角平均受教育水平仅为初中甚至不到初中。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分析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有过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物质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另一种是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实施结果是后一种更好一点,然而长三角长期以来却实行的是第一种模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构建人才高地

近日,酝酿半年之久的《关于构建江苏文化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认为,对于江苏这样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特殊优势的地区来说,所能依赖的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所能建立的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人才优势,是群体人才优势。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承志作为构建江苏文化人才高地若干意见的主要组织起草人,她认为人才高峰更倾向于人才的“质”,而人才高地同时兼顾了人才的“量”和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应该在“量”的基础上求“质”,在人才高地的基础上构建人才高峰。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南京所拥有的人才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人才资源的总量去年已经达到74万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61.61%,每万人中拥有976人。无论是“量”与“质”,优势相当明显。

但它的尴尬也恰恰在这里: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南京的人才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长三角城市中的排次竟然还较后。而且,就经济总量而言,多年前,南京就已被苏州赶超,现在连无锡都跑到了自己的前头。

出台《共同宣言》

近日,江浙沪人事部门的领导齐聚上海,商讨出台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宣言规定:今后长三角的人才将实行资源共享,统一政策和制度,由三省市确定的人才可在长三角区域内自由流动,不迁户口、不转学籍、互认学分,实行一证通。这一规定使得135万上海人才、222万浙江人才、428万江苏人才统统“转籍”为“长三角人”了。

“长三角人”的特征是:上班无定所、工作无时限、手持一卡通走遍江浙沪。拿着杭州的身份证,参加上海的考试,在南京当翻译。工作日在异乡上班,到了周末就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苏州工业园区里,就活跃着一大批“长三角人”。今年30岁的姚先生是苏州人,过去在园区一家公司做高级职员。最近他辞去工作,报名参加上海的“中欧MBA”培训,从此每个星期在上海、苏州两地辗转。通过电话,姚先生告诉记者,他每星期一早晨赶到上海上课,每周五晚再坐火车回苏州与妻子团聚,为此他特地在上海租了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

有来也有往,上海人到苏州做“候鸟”的人数也不少。在苏州南亚国际会展中心,记者发现其管理层中有一大批人是上海人。总经理刘友德告诉记者,上海的展览人才多,而苏州正大力发展展览业,因此许多上海人就过起了在苏州上班、回上海过周末的生活。他自己每到周五便开着车,载上几名同事,一起回上海。到了周日大家相约在上海某处集合,又一起回苏州。不难看出,实行“长三角人”的办法,将成为该地区将人才优势转变成经济强势的重要举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