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会治安稳定是最过硬的投资环境

2004-01-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袁祥 我有话说

到过烟台的外地人,在流连于港城的青山碧水之余,最喜欢谈论这样的话题:烟台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安宁;外出的烟台人,更喜欢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在我们烟台生活,安全,惬意。”如果说群众的感觉更多掺杂着对这座蓬勃发展的沿海开放城市的挚爱之情的话,那么下面一组数据则是烟台社会安定的佐证:近几年来,烟台94.2%的村和95.8%的单位无重大刑事案件,烟台社会矛盾调处率达98.2%,群众对烟台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5%以上。刑事案件连年下降,2003年1—10月份,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仅为万分之二十三。社会治安稳定,已成为烟台市最过硬的投资环境,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然而,人们更知道,平安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的辛勤工作换来的,是奋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打造安全城市是历史性的选择

在历史上,烟台素有“平安港”的美称,从1992年至今,曾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何尽快打开新的天地,政法稳定工作如何向更高的目标看齐、在更高的起点定位、从更高的层次突破?烟台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一致认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是烟台前进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烟台政法和综合治理工作迈向全国一流的重要保障和坚实基础。只有不断在思想理念、工作思路、运行机制上创新,才能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跨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以构建社会治安“六大体系”为主线,以强化综合治理“四大机制”为保障,用3年时间,奋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

编织“天网”保平安是政府天职

健全完善防管控一体、点线面结合、“人物技”配套的治安防控体系,是保持社会治安稳定的治本之策。目前,在城区,总数达5000多人的社区保安队、军警民联合巡逻队、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和物业管理保安队伍,昼夜巡逻于城市社区和居民楼院,警惕的眼睛净化着港城的夜色,成了市民信任的“守护神”;在农村,5000多人的乡镇保安队,每村6到8人的治安巡逻队,3万余人基层治安调解信息员队伍,实现了社会治安“点”控制、“线”巡查、“面”覆盖;在企业,7000多人的护厂队、3400多人的企业保安员队伍以及企业共建厂街联防队,组成了高效灵敏的治安防控网络。现在,三个层面、十支队伍,构筑起了全方位、立体化、高密度的动态防范体系。

坚持主动出击、超前理顺、抓标治本,做好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就把住了稳定的第一道“关口”。在这方面,烟台市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在组织体系上,全市建立了以“12348”法律服务专线、社区乡镇调解中心和村居厂企调委会为主体的三道防线,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在工作机制上,形成了以“四包”(县市区包面、乡镇街道包片、部门包点、村居包人)、“三抓”(抓早、抓小、抓苗头)、“两超前(超前排查、超前疏导)为主要特色的规范化长效机制。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1万起,处结率达98%,没有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大规模越级上访,排查调处工作真正起到了社会矛盾“泄洪闸”的作用。

不能确保社会稳定的干部是不称职干部

和许多工作一样,社会治安工作能否搞好、能否让人民群众满意,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的奋斗目标能否预期完成,关键在于领导责任能否真正到位。在多次全市性大会上,市委书记焉荣竹反复强调: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确保社会稳定,关系到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烟台,不能确保社会稳定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按照这一思路,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烟台市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责任书》和《检查考核实施细则》,市、县(区市)、乡(街)、村(居)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对各级领导的工作责任、任务目标、完成标准、考核奖惩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把责任直接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同时,还出台了《烟台市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加强领导上有硬手段、硬措施,在工作部署上有硬任务、硬要求,在力量组织上有硬班子、硬队伍,在检查考核上有硬杠杠、硬标准。这样一来,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就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压倒一切的基石工程、民心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为了充分发挥好激励作用,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对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和单位,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局的,要坚决实行挂牌督办、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并追究领导者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去年,全市先后对268个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对89名责任人实行了责任查究。同时有83名各级党政一把手因工作突出被优先提拔使用。

优良治安环境是优良投资环境

烟台市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这一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之举,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到烟台视察工作时,听取了这项工作的汇报,高兴地说:“你们搞得很好,我全力支持!”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在烟台召开了全省现场会议,全面推广了烟台的经验,认为这一经验思路清、力度大、效果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对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工作的逐步深入,稳定的社会局面、和谐的生活氛围、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市内外、国内外的客商纷至沓来,落户在烟台这块政通人和、安全文明、适宜发财发展的风水宝地。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当它清除了杂草与桎梏,展现出一片风和日丽的景象时,便有累累硕果挂在经济这棵参天大树上。目前,烟台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可达20亿美元。全市启动重点工程48项,总投资达65.6亿元,是烟台近年来城市建设开工项目最多,各方面变化最快的时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