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唱片业应担负起发展民族文化重任

2004-01-21 来源:光明日报 黄广源 我有话说

一个民族最富魅力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古老悠久,而且更在于它那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和传承不绝的文化延续性。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出了一座绚丽夺目的中华文化大宝库。在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更应看到文化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经济学家看来,唱片业的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产业之一,美国和日本都已经利用文化创造出了工业时代意想不到的奇迹。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具有的巨大经济价值。因此,一个民族要想不落伍,就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价值,应用经济规律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使自己的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唱片业的优势在于一直拥有独具东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唱片业所能涉及到的几个大的种类有器乐、声乐、戏曲、舞蹈、歌曲和说唱艺术等,难以计数的曲目、剧目是泱泱中华大地上蕴藏的绚烂多姿的文化资源。保留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已成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唱片业采取的一项重要任务。唱片业更应该与时俱进,建立一种适应国情、弘扬民族精神、符合市场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化产业。唱片业应做保留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马前卒,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而不遗余力地奉献和努力。

唱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民族文化决不是简单把曲目进行整合包装,也不是一味地强化古典古韵,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努力拓展民族文化发展空间,制作既有民族特征又有时代精神的产品去占领国内市场,并进入国际市场。为此,应确立“大文化观”并进行实践。

1.发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在保护其独特艺术风貌的同时,使其走进大众的视野。

应当持之以恒地对各种民族音乐进行筛选、采样、收集,并且在专家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制作珍贵的民族音乐唱片,如《草原的呼吸》、《风信子》、《雕花的马鞍》等为代表的蒙古民歌;以亚东、容中尔甲为代表的川藏民歌和以《葫芦丝》、《天唤玄音——埙》为代表的云南民乐等,就是在这种指导下的创作实践。以《草原的呼吸》为例,制作方邀请了专家前往内蒙大草原,收集经典民歌、民谣,并邀请北京和香港的专家提出改编和录制意见,同时使用最好的混音和录音技术,不放过录音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为了打造出全新的内蒙草原民歌,历时竟一年有余。又如派人深入云南原始森林,发掘各种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器乐;攀上青藏高原,在藏民中探访查找大量丰富而又不为人知的音乐等等。这些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代表的音乐产品,既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外延,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民族音乐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2.加大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民族素质,在民族音乐中赋予时代感,使其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来。

在制作民族音乐节目的同时,应当非常重视对于时代性的把握,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保持民族特色,赋予时代精神,对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新事物、新观念、新趋势进行积极的归纳总结,挖掘出团结和睦、开拓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现在唱片界正在进行一项将“传统民乐”制作成“新世纪民乐”的工作,即用各种最具民族性的歌曲、民谣作基调,编配以最具时代感的曲风,使民乐注入了时代感。

3.参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没有一个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民族文化建设将行之不远。为此,在探索民族文化发展的工作中,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因此,唱片业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只有通过这些大量的演出贴近文化生活第一线,积极引导、大力推广、鼓励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大力普及优秀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4.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高品质文化产品。

中国传统器乐《龙乐》系列,《天籁之声》等,应该是唱片界弘扬民族文化做得比较成功的制品。它们收集了包括刘天一、余其伟、闵惠芬、管平湖、杜聪、陈力新、盛中国、项斯华、张维良等音乐大师演奏的作品,并且使用SACD技术重新过滤,提升其品质。其中有的艺术家在录制完成后就故去,所以该张音乐合辑又被音乐界称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绝版。

5.与国际一流的唱片公司合作,研发并应用各种先进的制作技术,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品质。只有高品质,才有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效能。现在,唱片界的很多公司都在制作方面追赶世界先进技术潮流,采用DSD、SACD和XRCD等高品质、高科技的录音制作技术的已经很多。特别是SACD,全球一共只有两条生产线,制作成本高昂,但一些公司在制作民族音乐方面仍然舍得投入,坚持使用这种最先进的技术,把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重新编配、制作,以负责的态度全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保留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仅需要唱片业集体团结的力量,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因为人民需要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尤其需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否则,日趋富裕的中国人民将失去一块富饶的精神乐土,世界文化的宝库也将失去一颗璀璨耀眼的东方之珠。唱片界应当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力军,使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得到完善的保护和开发,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而博大的音乐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