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节俗的变迁

文心走笔
2004-01-21 来源:光明日报 蔡丰明 我有话说

当今中国社会的一切都在变,节俗也莫不如此。节俗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过节的传统韵味变得越来越淡了。出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人们总还记得,以前每逢端午节时,就会用红丝线穿上一些里面放着药物的老虎头、葫芦、粽子、镜子做成的香袋,挂在自己的胸前。更有意思的是在药铺里买上一些雄黄粉溶于黄酒中,然后蘸着酒汁在自己的额头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王”字,算是代表老虎,然后把剩余的酒一口喝完。可是现在人们过端午,除了包包粽子,喝喝黄酒以外,似乎已经没有其他内容了。

节俗变化的第二个表现,是节俗中洋化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多了。有些中国人也开始过起“洋年”——圣诞节来了。每到圣诞节来临之际,数以百万计的贺卡便会像雪片纷飞似地从中国大地的一方传到另一方,以至把无数个平时遭人冷落的信箱塞得不堪重负。一些喜欢追赶时髦的青年人,还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参加圣诞舞会,做圣诞弥撒,或者吃圣诞大菜。本来2月14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但是近年来人们却可以发现,每到这一天的夜晚,街头巷尾便总会有一些男青年站在瑟瑟的寒风中翘首以待,他们每人手中几乎都拿着一束红玫瑰,原来他们是在仿效西方人过情人节的方式,准备向自己的女朋友献花。

节俗变化的第三个表现,是过节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新了。时下城里人吃年夜饭,已经早就打破过去那种男人办年货,女人闹厨房的传统模式,届时全家一起走进饭店,享受一番现成的美味佳肴,殷勤的小姐服务。还有E—MAIL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等等。只要用拇指轻轻按动几下,一条条满载深情厚谊的短信便会从小小的手机中传到远方,让亲朋好友们心情激动,唏嘘不已。

面对诸多的节俗变化,老派的人们难免总会流露出某些不满,他们嫌弃当今社会中的那些新式节俗不如传统节俗那样深厚与持重。他们已经习惯于那些简单原始、身体力行的行为方式,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地冒出来的什么手机短信、E—MAIL邮件之类的新式时髦的高科技玩意儿面前,他们的确显得有些窘困难堪,力不从心了。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习俗,大都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产物,它们所依赖的场景、条件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心理,都带有鲜明的农业文明特点。因此,当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逐渐由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然后再到信息文明的时候,这些与落后文明形态相适应的文化习俗就必然会遭到冷落。例如前文所述的以前端午节中那些喝雄黄酒、画老虎头之类的习俗形式,它们之所以遭到当今社会的冷落,就是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一些在农业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抵御病虫害侵袭而施行的原始生活行为方式。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大量治理病虫害药物的发明,这些为了“驱五毒”而产生的端午习俗形式也就必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节俗的变迁也是人们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的结果。传统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促使当时人们养成了那种慢条斯理、悠闲缓慢的生活习惯,他们可以在节日里到茶馆、戏园中细细地品茶,静静地听曲,全然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可是在讲究效率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精神压力大大增加,于是,狂热的迪斯科舞代替了悠闲的喝茶品茗,激烈的卡拉OK代替了委婉的戏曲演唱,这正是一种时势发展的必然。

当然,无论中国的节俗怎么变,有一点是不能丢弃的,那就是蕴含在这些节俗中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国传统节俗中那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例如端午除五毒习俗中的讲究健康卫生精神,九九重阳节习俗中的尊老敬老精神,以及春节习俗中的那种追求和谐、圆满、融合精神等等,我们不但不应当让它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式微、消亡,而且还应当继续发扬光大,让它们的光彩永远照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