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奥赛”其实是课外活动

2004-02-12 来源:光明日报 主持记者:蔡闯 本期策划:王保纯 汪大勇 我有话说

缘起

什么样的课外补习班最受欢迎?小学生“奥数”班!很长时间以来,家长送孩子学“奥数”的热情始终不减,而“奥数”或其他科目的“奥赛”成绩是否与升学挂钩的做法也招致了众多家长的议论。几年前,部分省市教育部门曾对“奥数班”下了禁令,但不久,“奥数”再度升温。2003年,京城奥校热度创下新高,这一年,北京100万名中小学生中,上“奥数”班的近40万人。以前,初中以上的孩子才去上奥校;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开始接触“奥数”了。这种现象该怎么看?

参加“奥赛”应有余力、有兴趣

主持人:3位老师都曾作为中国参加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教练、领队,带领中国学生参加这项国际最高水平的学科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请问“奥赛”究竟是什么,它目前为什么会热到这个地步?

吴文虎:“奥赛”其实是一项课外活动。就像喜欢音乐的学生课外可以去学钢琴、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去打球一样,那些喜欢钻研、喜欢科学的学生,就可以来参加这项活动。“奥赛”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在这项活动中,学生的科研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可以说,参加这项活动的孩子会终身受益。

舒幼生:“奥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其宗旨是让“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潜力的空间,是一项建立在兴趣、爱好基础上的课外活动。

吴建平:“奥赛”给在课堂上感到“吃不饱”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可能:在课外,除了玩游戏之外,还可以做点别的,比如钻研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等。

主持人:可是“奥赛”给不少中学生的感觉并不是像玩那么轻松,相反,它却成了一个负担。特别是一些学校把“奥赛”和升学挂钩,不少学校都把学生的“奥赛”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吴文虎:“奥赛”是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是给那些学习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施展才华的出路,是对高端学生的引导,是“英才”教育。特别是那些参加国际比赛的队员,必须具备出众的能力。国际计算机“奥赛”的题目非常难,不经过正规训练,这些题目研究生也未必做得出来。

2003年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有180名本科毕业生,其中前3名中有2人曾参加过“奥赛”。对这些孩子来说,学习不是负担。

舒幼生:参与“奥赛”,不应该带有过多的功利色彩。否则,教与学就都走偏了。有人请我去讲课,讲了一会儿,就递条子上来说,你不要讲思想方法了,还是讲试题吧,讲试题有用。我回答他,能讲试题的老师多得很,要我讲,我就讲思想方法。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是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了,可以做出书本上没有的题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参加了“奥赛”,却对思想方法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是真的喜欢物理,他们参赛的功利目的太强,就是为了参赛、得奖、保送上大学。我曾听到参加选拔赛的学生聊天:这次要是选不上我,我就永远不学物理了!这就走偏了。现在不少机构、人员都在办“奥赛”辅导班。我认为不能用“奥赛”的名义去赚钱,也不应该一刀切,取消所有的“奥赛”辅导。

吴建平:竞赛的宗旨和实际效果的评价是两回事。“奥赛”作为一种竞赛,发发奖也就可以了。不应该赋予它那么多功能:升学、选人、能不能拿菲尔兹奖或诺贝尔奖,它承受不起。而牵扯到保送、升学问题,就出现了功利性,也就超出了教育的范畴了。

目前,“奥赛”、特别是“奥数”非常热,小学生、初中生都来学,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一些重点中学要选好的生源,把数学作为一个比较容易拉开分数的学科;一些家长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学的少,吃亏,也拼命让孩子学。这些都跟我们的初衷不一样了。“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想法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参加“奥赛”学生要有哪些素质

主持人:可以说,“奥赛”本不是一项普及性的课外活动,它对参与者有相当高的要求。那么,哪些孩子有条件参与这项活动呢?

吴文虎:我对选手的要求是:先要会做人,然后是会做事,其次是会求知。学生要有很强的求知欲,会研究性地学习。而且应该全面发展,数、理、化、文、史、地都要过硬。我要求选手第一是语文要好,如果语文学不好,思维都很混乱,连题目是什么都搞不懂。在冬令营中,我们对选手提交的论文要求很高,标点、语法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另外,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参加选拔的学生都是各学校的尖子,从没栽过跟头,但是在这里就有被淘汰的可能。我认为“奥赛”训练、出线、拿金牌只是人生的分号,不是句号。人生永远要爬坡。

舒幼生:找我来辅导的学生,我首先告诉他们不要偏科,不要对竞赛抱过大的希望,要全面考虑自身的条件,作到全面发展。科学不是功利,我鼓励学生多学思想方法,多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些人出于功利目的,千方百计让孩子参与竞赛,大量做题,一些学生甚至都找不到题目做了,这对孩子是有害的。我想,“奥赛”也该降降温了。

吴建平:一般情况下,我对找上门来咨询的家长和同学总是先泼冷水。伏明霞跳得那么好,你的孩子也一定会跳好吗?社会不应该把孩子们放在过于浮躁的状态中。每个孩子都应该自信、自由地成长。

有一次,我们的“奥数”选手在比赛第一天就没有考好,学生们心情很差。我出去走了走,回来对他们说:“俄罗斯的领队告诉我,他们考得更差。”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这说明这些孩子的自信是相对的,一遇挫折,自信就没有了。据说在一些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里,也会出现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为什么?因为他总是班里的差生,缺少鼓励,缺少自信。因此,我认为平常心、自信心是参加“奥赛”的重要素质,也是普通学生成才的重要素质。

“奥赛”金牌选手能走多远

主持人:有人说,中国学生特别会考试。我们在中学生“奥赛”中拿了那么多金牌,却始终出不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吴建平:相对而言,中国学生比较内向,喜欢独立研究,而且数学又是一个相对“省钱”的学科,这都很适合中国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竞赛这个方式与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比较接近,所以我们参赛后,成绩一直非常好。

至于说到诺贝尔奖,应该说,我们还需要时间。我们直到1985年才第一次派队参加“奥数”比赛。同年参赛并获银牌的法国选手Laurant Lafforgue在2002年获得了“菲尔兹”奖——国际数学的最高奖项。发展下去,我们是有希望的。

另外,能否取得学术上的重大突破、获得全世界的承认,这里面起作用的因素非常多。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多获奖选手改行了、出国了?这已不全是教育的问题了。

舒幼生:在“奥赛”上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基层的老师们作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我们对“奥赛”重视的程度,国际上也是少见的。当然竞赛、考试也有技巧,但是科学不是“掌门人的绝招”,靠猜题、押题提高成绩是违反科学的。

我认为,想靠竞赛培养出“大家”,这个想法太幼稚。整体上讲,参加“奥赛”的选手当然要比一般的学生成绩好;但是,整体的科研水平并不会与“奥赛”金牌按比例增加。一个人成功与否有多种因素,他是否真的喜欢自己的科研项目?是不是把“喜欢”变成了自觉的追求?我希望通过“奥赛”,让喜欢科研的孩子有所得,这就可以了。

吴文虎:计算机“奥赛”也好,其他科目的“奥赛”也好,考查的都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综合素质,很多东西是书本上没有的。“奥赛”每年的题目都是新的,没有大纲,比赛范围也没有界定,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和很强的思维能力。它跟我们的高考不一样,高考试卷上,一部分分数是“背”下来的。而“奥赛”是不可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取得好成绩的。

现在看来,参加过“奥赛”的选手,确实会在学术水平上有较大的发展。比如在IBM等世界知名的计算机企业中,在世界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都有一批曾经参加过“奥赛”的选手担当业务骨干。至于拿诺贝尔奖,我看这与综合国力和研究环境有关。我们有不少好苗子,从个人能力上讲,他们都非常棒。我相信条件成熟后,他们可以大有作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