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阳光”的向往

2004-02-12 来源:光明日报 王蒙 我有话说

我有一个说法,未必人人赞成:我说文学是人类的一个业余活动。我的意思是说,第一,您温饱了,能活了,接受起码的教育了,才好接受文艺,创造文艺。第二,社会得基本正常运转了,才好关心文艺,发展文艺。第三,您得在生活中有所历练有所感悟有所关切才去弄文艺。第四,接受文艺创造文艺的目的,也还是为了提高您的、别人的、社会的生活质量。第五,如果您和您周围的人不得温饱,您和您周围的人不得教育,您所处的社会极不正常,您和您周围的人生活质量太低太差,您的文艺活动就离不开为这些而呼吁、而怒吼、而号召、而想辙。

就是说,我不是也不喜欢那种生活在云霄里的文艺家。

据我所知,俞田柳是三位长期以来从事实际工作的老同志的联合笔名。其中的段天顺同志是我从地下时期就结识的老战友。他们的阅历与工作经验都很丰富,又都是有心人,爱读书爱思索爱动笔。他们给《中华老年报》和《北京社会报》的“松窗随笔”专栏写文章,有的放矢,真切实在,保持着这一代人的理想情操,保持着理想主义的棱角,又表现出一种夕阳和煦下的平静与和解。读之如与老者智者促膝谈心,如共同忆旧遐想,如切磋生活中学习中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经验与智慧,明哲与达观,健康与向上精神的浓缩。他们表达了老年人对于“阳光”(社会关怀与各方面对于老龄人口的帮助)的向往。他们主张老年人做一些有益、能做、有趣的事。他们赞赏“山到秋深红更多”。他们提出老年人的幸福的几个指标:事业心、家庭、朋友和个人爱好。他们提倡读书,讨论读书方法,主张老年人读书要萧洒一点,宽泛一点,结合实际一点,并且向老年朋友介绍好书好诗。他们显示“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的生活追求。他们也愤怒地谴责腐败。他们关心残疾人。他们仍然坚持助人为乐的高尚原则,不是作为教条,而是作为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总之,他们在文字中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有所赞美,有所批评,有所讥刺,有所嘲讽。例如关于猴爬竿与花果山的说法,就足够人会心一笑。

这样的文字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在文风上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影响。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庞之心;有平等切磋之态,无装腔作势之姿;有以理服人之诚,无居高临下之威;有与人为善之心,无刻薄恶毒之状。不搞假大空,不搞浮夸,不搞欺世盗名,不搞煽情做秀,不想一鸣惊人,没有吓人战术。而上述种种不正当的文风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发端于极“左”与“爬竿”,又恶变于市场叫卖。眼下能读到俞田柳的这样平易真切、充满干货、娓娓动人的文字,算是人生一乐了。

我祝贺这些文字结集出版,并相信它们能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本文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松窗随笔》一书序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