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瞄准世界一流 推进跨越式发展

2004-03-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实施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01年教育部和湖北省对武汉大学实施重点共建以来,武汉大学以建

设一批国际知名、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品牌学科,造就一批国际知名大师,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一大批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拔尖人才为目标,加大了改革和发展力度,“985”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科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

武汉大学通过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支持建设了一批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群,培育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学校共有20个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列第七位。同时,博士、硕士学位点大幅度增长。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从2000年的95个增加到14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从12个增加到22个,均跃居全国高校前列;新增了一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急需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总数达217个。学校在“十五”期间投入10亿元以上经费支持学科建设,首批项目有24个学科已于2002年得到资助,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业已启动。学校力争几年内使4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平,其中5个左右的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跨学科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学校积极倡导“三创”教育,从培养和造就基础深厚、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出发,先后创办了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法语法学试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试验班等。学校一方面进一步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起了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机制,使跨学科人才培养全面体现、渗透于整个学校教学体系中,另一方面坚持认准方向,重点投入,多点开花,形成了多种特色共举、拔尖创新人才迭出的局面,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武汉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特色。为了应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学校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了WTO强化班和WTO双学位试验班,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WTO学院,致力于推动WTO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在2001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学校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的好成绩,并在当年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学校近三年还分别投入400多万元加大名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力度,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认证与验收中,学校有8门网络课程通过评审和验收。在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理科基地名牌课程评审中,学校有16门课程被评为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在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评奖中,学校共有16部教材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获奖数列全国高校前五名。

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武汉大学巩固和发展了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近三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上,武大获取的资助呈持续快速上升的态势,面上项目由2000年的62项,到2001年的89项,到2002年的113项,居中南地区高校之首;SC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位列十强;学校专利申请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十位;三年来武汉大学共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129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科技标志性成果主要有:龙道畴等完成的“用阴茎海绵体延长术重建阴茎功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朱英国等完成的“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的发现与CMS 马协A 选育和利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刘经南和陈俊勇两院士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方案、实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黄从新等完成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德仁、龚健雅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自主版权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茆智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对环境影响”获2000年国际农业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

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年获批19项,2002年获批15项,2003年获批17项,获准率始终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经费持续攀高,2001年、2002年均超过1700万元,列全国高校前茅。2003年学校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科研攻关经费总数达340万元,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名。武汉大学共有25项成果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列全国高校第二位(前两届均列第三位),另有9项成果获司法部法学教材和法学科研优秀成果奖,出版著作298部(其中专著170部),发表论文2490篇,译文23篇,提交应用成果96项。陶德麟和汪信砚撰写的论文《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荣获优秀理论文章奖。马克昌主编的《经济犯罪新论》、《比较刑法原理》、谭崇台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和陶德麟主编的《社会稳定论》获中国图书奖,其中《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空白。2003年9月,武大古籍研究所倾全所之力、耗18年之功编撰而成的大型工具书《故训汇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13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的问世,被学界誉为“训诂学界的一大盛事”,“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研究史上的传世之作”,“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大贡献”。今年邓晓芒翻译的康德“三大批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全部从德文原版翻译的“三大批判”,学界给予极高的评价。另外学校人文社科文库系列丛书《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加大了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目前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其中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实验室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3个,联合共建研究基地18个,野外科学台站6个,建成全国最大的P3动物实验室及生物P3实验室。学校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推进了重点研究基地的综合性和规模化。

服务经济建设效益显著

学校充分发挥高新技术辐射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组建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共转化重点科技成果30多项,涉及生物与医药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3S、精细化工、新能源与环保等重点领域,吸引社会投资与产业化资金2.15亿元。据初步统计,近三年武汉大学高新技术产业累计销售收入20亿元,交纳税收近1.5亿元。学校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批较具社会影响的产业化成果,其中“烷氧基硅烷及其合成光纤缆用石英材料产业化工程”项目,被列入2002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计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获资助1000万元。三年来学校连续参加了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推出的高新技术成果深受好评,连续三次获得优秀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靠高素质的师资和高水平的人才。在“985工程”推动下,武汉大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以凝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主要目标,制定了系列旨在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和激励人才的学术氛围,不断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武大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称号的教师14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29人、获得高校青年教师奖7人、入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8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45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3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8人、50人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第一、第二层次、近300人入选第三层次。熊剑秋获得由法国总理和法国教育部签发的“法国教育一级勋章”;于刚获2002年弗朗兹·艾德蒙大奖,该奖项被誉为世界运筹与管理科学及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于刚是惟一入选的华裔科学家;许志方教授获得第18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授予的“对国际灌排委员会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特别贡献”金奖;石云霞、姚端正、汪存信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桂希恩荣获“贝利—马丁奖”;樊明文被香港牙科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等。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

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固定交流关系,其中,与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德国的斯图加特大学,法国的巴黎十一大,日本的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等在内的100多个著名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学校三年来加大了对外交流力度,又先后签订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137项,同时接待外国专家与国(境)外来华人员2642人次,出国(境)人员1851人次,出席国际(地区)学术会议人员4248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0余个,聘请国(境)外专家近百人,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校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合作创办的“武汉大学HOPE国际护理学院”已开始招生,美国Marcia Agnes Petrini博士被聘为该学院院长。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学校在“985工程”推动下,按照“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方针,加快了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师生日常生活的校园网已经完成升级改造,学校信息化平台已具规模,建设改造多媒体教室250间,语音教室达1740座;学校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积极向数字图书馆迈进,已与英国大英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等国内外几十个著名的文献收藏机构建立了文献传递业务,目前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献数据库拥有量居全国高校前列,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学校现已建成覆盖全校、功能齐全、初具规模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体系,建立了基础学科(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生命科学和医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工程技术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料保障服务体系等六个大型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这些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985”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武汉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武汉大学正在谋划新的更大的发展,并开始了新的一系列改革,加快了各项建设步伐,全校师生员工正以团结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