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长期科技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2004-03-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国务院正着手编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编制科学规划重要意义何在?在编制时应注意什么?两会代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了自己的意见。

科技发展关键在规划

回忆起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

的科技12年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陈佳洱委员说,它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弹一星是最重要的标志。目前正在制定的规划涵盖了从科技体制、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到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宏观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行动纲领,将会总体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陈佳洱委员说,基础科学、工程科学、高科技及产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从国家层面直接统筹,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杨乐委员认为,应用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做指导,统筹发展,否则会给各学科带来消极影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委员认为,以前的12年发展规划好就好在真正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了关键。虽然现在我国的科技、经济实力比过去提高了,但也要多方考虑,优选出一个有限的目标,毕竟我国目前可动用的科技资源还不是很多。

应优先支持基础科学

统筹发展科技,并不是说没有重点。陈佳洱委员认为,基础科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资源,是科学腾飞的基础。美国之所以能不断推出高新科技来,源头就在基础科学。据统计,美国高新科技中30% 70%是建立在基础科学之上的。

去年我国基础科学投入年增长率为22%,排世界第一,但占R&D的比例只有5%多一点,陈佳洱委员说,经济腾飞首先要加强基础科学支持力度。发达国家或发展较快的国家,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不是慢慢增长的,在经济起飞阶段,对基础科学的支持比例占到R&D总量的29%。发展科技,人才和基础科学的投入必须超前。

杨乐委员认为,支持基础研究,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有了人才就会有突出的成果。

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寰代表则呼吁,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应把国家创新体系的快速反应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应更好、更及时地体现国家意志,以免失去先机,造成被动。

周寰代表还提出,应用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但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是一块空白,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他建议在中长期规划里应专门列题表述转制的376家研究院所的地位。这支原来承担行业和国家战略发展任务研究的队伍如果散掉,对国家是重大损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