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为本 人才强校

2004-03-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紧迫任务抓紧抓好。”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承担着培养数

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汇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任,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伟大意义,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作,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深刻认识人才强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点的深刻把握,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与时俱进。

1、兴校强校,决定的因素是人才

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中外高等教育史上,高明的、有远见的大学校长们,总是把千方百计延揽人才作为头等重要的工作。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说的就是人才和教师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经历了极其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当前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要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最现实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机遇难得,人才难得,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们高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迅速进步,为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近年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将全面启动,也为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能不能抓住这些十分难得也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遇,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我们必须从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出发,深切认识人才强校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人才队伍建设摆上主要议事日程,作为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3、要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来抓人才

1978年,邓小平同志决策并实施派遣留学生,提出不是派十个八个,而是成千上万地派。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那样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这是多么深远的战略眼光,多么巨大的政治魄力,多么宽广的人文胸怀!我们都应该这样来深切认识人才问题,以超常规的热情、付出超常规的努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抓人才。

创新人才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在新的形势下探讨我国高校的人才战略,必须既考虑国际发展趋势,又考虑我们的国情、特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和战略突破口,扬己所长,发挥优势,把高校建设成为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

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战略抓手。第一,加快培养造就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第二,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素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第三,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优秀群体,这是中国高校的特色,也是我们制度的优势。

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世界各国的高校都在探索科学技术研究的新的组织模式,我们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目前我们的拔尖人才也许还达不到世界最高水平,但我们有组织能力和制度的优越性,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把创新团队搞得很好,就有可能在整体水平上走到世界的前面去。

经验证明,学术大师加创新团队是非常成功的组织模式。要用特别的努力和举措改变当前高校还普遍存在的小作坊、子弟兵、单干户这样的力量分散问题。要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组建一批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在调整和整合的基础上,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中心建设,使之成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使之成为组织科研攻关、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成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大师成长的肥沃土壤。要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打破人才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壁垒,打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组织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跨国界的高水平、灵活、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技创新平台。

抓人才,一靠事业,二靠感情,三靠待遇

1、在事业发展中培养人才,在建设事业中造就人才

要在发展的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人才有理想、有激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祖国。坚持抓人才工作与抓事业发展相结合,让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事业发展与人才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围绕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确立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要充分发挥教授在治学方面的主导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决策、民主办学,让人才在参与办学、治校和治学的各项工作中,享受事业发展的乐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

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抓人才,对人才极端地热忱,对人才工作极端地负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才放在适当的岗位上,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树立大人才观,不拘一格,坚决打破部门、地域的界限,破除门户之见和文人相轻的陈旧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选才和揽才。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确立“德才兼备,重在实绩”的选才标准,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要信任和爱护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人才不能以偏概全、求全责备。坚持唯才是举,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体现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要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弘扬科学与民主精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切实解决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学术腐败现象。

3、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与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要靠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人的积极性。要重视待遇留人,给干事的人以实惠。

要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子。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原则,加快推进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全员聘任制改革,逐步形成人员能出能进、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局面。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鼓励进取,鼓励创新,鼓励团结。要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从注重提高个人待遇向更加重视支持人才成长和发展转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加大引进海外智力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

要积极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与留学人员有着天然的联系,动员他们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发挥优势,把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主动出击,到国外动员一批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要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强强合作、强项合作。要改革出国留学派遣办法,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的出国留学选派工作力度,在新的形势下掀起一个新的出国留学的高潮。要成规模地选派高水平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去国外学习,千方百计将最好的学生送到最好的实验室去师从最好的老师,努力造就一批走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高水平人才。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第一,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高校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将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的人才工作。要将人才工作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学校建设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要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和营造环境的工作。

第二,制定和完善人才工作的规划。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结合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科学地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既要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也要重视新兴学科的发展,只要看准了方向,就可以下决心定好规划,抢抓人才,异军突起,出奇制胜。

第三,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要加大学校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各项发展和建设的配套经费也要重点用于人才队伍建设。要广开经费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要集成已有的各种人才计划,切实加强经费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人才工作投入使用效益。

第四,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舆论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