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004-03-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濒临长江边南京狮子山脚下的静海寺,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纪念性建筑。在中国近代史上,静海寺因记录着国土遭侵、民族受难的悲伤而备受关注。它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也是南京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清末封建王朝日益腐朽,国贫民穷,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可耻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初,英国军队循

着当年郑和走过的路线由海上打进长江流域,他们的兵舰一直开到静海寺附近的江面上。面对大军压境,南京城岌岌可危,两江总督牛鉴频频向清廷告急。8月9日以后,静海寺成了掀开中国近代史耻辱的第一页的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8月29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就在停泊于静海寺附近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破落的静海寺成了中国近代遭受外国列强侵略与凌辱,被迫割让香港、“开放”口岸、“赔偿”巨款的历史见证,标志着中国由封建主义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静海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址为长江边上罕见的天然山石景观“真假山”。宋代官员虞允文带领一队采石军队以少胜多打了一场抗金战役后,系舟于此停宿三天,因而又名“三宿岩”。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功绩,下诏在“三宿岩”建寺,并赐名“静海”,寓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静海寺殿宇林立,气势恢宏,为当时“京城八大寺”之一。

静海寺自永乐初建后,至明朝正德、万历、清朝乾隆三经重修,道光十二年被火焚毁,嗣后重建。《南京条约》在此签订后,一些有识僧人募捐重修该寺。1937年再遭日军战火重创。近600年来的风风雨雨,静海寺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系。

1949年4月,同样是静海寺附近的江面上,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个历史文化资源,1987年,南京市政府拨款48万元,在静海寺东配殿旧址复建628平方米的明代风格古式建筑,后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6年底,政府拨款500多万元,南京大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届人士又捐款60余万元,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建,建成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陈列馆,不仅清理了“三宿岩”,使这座古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三宿岩”再放异彩,还移来了与静海寺密切相关的明代天妃宫碑,增设了“静海寺与郑和”、“静海寺与《南京条约》”、“静海寺与香港回归”、“妈祖文化展”等四个专题展览,并对《南京条约》议约场景进行复原。

1997年7月1日,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象征《南京条约》签订的年份;上方铸有12只和平鸽,象征我国12亿人民热爱和平;下方有两条巨龙,象征长江与黄河;中间有一个梅花形撞击点,是以南京市花作为标志,象征《南京条约》签订地点;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象征中国人民喜盼香港回归的心情。当天,伴随着155声警世钟敲响,被割离一个多世纪的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从丧权辱国的条约到怀古忧国的对联,从“百年沧桑”到“国耻勿忘”,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香港特区、台湾省同胞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经常组团参观访问。

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