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2004-03-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高工李聪

食品安全在我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供应保障是否充足;另一是食品中有毒、有

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即(food safety)食品质的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的持续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即食物量的安全),而食品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焦点之一。

突如其来的SARS事件警示我们,必须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6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共同富裕,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对于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全新考虑,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由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多数农产品价格低迷,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愈显重视,特别在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农产品要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就必须不断适应贸易对国家的合理要求。如果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就难以进入市场,也难以解决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比较滞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2000年农村居民5岁以下病死率高出城市居民2.11%,5 19岁之间病死率高出城市居民1%,20 64岁之间的病死率高出5.9%。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卫生和预防工作薄弱,一些农民难以承受重大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这种情况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营养与食品安全直接与健康相关,即使在工业化国家,每年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困扰,而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是实现小康的重要障碍。从现代经济学观点看,卫生与经济的关系是双向的,卫生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据世界银行对贫困数据可比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经济增长对人们预期寿命产生的影响,1/3是通过减贫,2/3是通过增加公共卫生开支。一些国际著名经济学家更明确提出:“健康促进是穷国发展的前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