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体力型向技术性智力型转变

2004-03-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早已突破1亿人,“劳务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致公党中央深入人口大省四川省调研了解到,2003年四川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30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0亿元,几乎相当于四川全省财政收入。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32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8元的30%,部分市县的比例更高达50%以上

。更为可喜的是,有的农民工在经济发达地区学到技术、转变观念、完成原始积累之后,返乡创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涉及电子、制衣、制鞋、纺织、家电和化工、医药等行业,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但同时也发现,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欠缺,大多从事脏、重、苦、险等工种,普遍收入偏低,很难在城镇稳定就业,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四川全省3827万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仅为7.14年、文盲和半文盲占15.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3%。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农民工增收、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要凭借劳动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而技能的高低是由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决定的。因此,致公党中央在《培训农民工为蓝领熟练工,推动劳务经济大发展》的建议中提出:从加强职业教育入手,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性和智力型转变,创造劳务输出品牌是实现劳务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彻底解决过去农民工自发、散乱、无序的外出打工方式,探索定向定点定单培训,成建制批量输送模式,集中力量培训蓝领熟练工。从而解决现实而又复杂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