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描绘未来15年科技发展蓝图

2004-03-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特邀嘉宾:
赵忠贤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
朱家新代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邦良代表(杭州华东医药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王光荣

夏斐罗旭

主持人语1956年,周恩来同志亲自领导制定了“12年科技规划”。时至今日,“12年科技规划”中的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仍在发挥着重要影响,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振奋民族精神、奠定我国的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要求今年要继续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部分代表和委员就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赵忠贤:规划要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

我本人虽然没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的工作,但在早期战略研讨阶段,曾经应邀就如何制定好规划参加了有关讨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要做出合理安排。要想实现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定要大力扶持原创性科研工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空间。

我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学术环境。纵观历史,推进人类进步的原创性科研工作多数出自年轻人。但这些年轻人都脱颖于有很好的学术传统和积累、民主宽容的学术气氛、有不同的年龄结构、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倡民主争论的科研环境中。当然,讲到这里我们要警惕另外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老同志出不了成果,就不再支持他们的科研工作。要知道没有一个梯队的年龄结构,没有老同志的帮带,我想年轻人的进步可能也没这么快。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有个著名的教授叫索茉菲,有7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与他有关,3个是他的学生,另外4个年轻人曾在他的实验室里工作过。虽然索茉菲自己没得过诺贝尔奖,但他创造出的学术环境、提供的学术土壤,是年轻人的创造力得以迸发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规划中要重视科研环境的建设,不仅是硬件,还包括软件。另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强化战略、突出科技前瞻十分重要。不能忘记,刚开始进行高清晰度电视研究的时期,日本、欧洲纷纷加入模拟化大军,而美国坚持走数字化道路。结果现在是美国在信息化产业方面,领先欧洲、日本至少5年。

朱家新:规划要注重应用技术研究

我们这个院2000年10月1日正式由事业法人转制为企业法人。我觉得有两种现象值得说一说 第一,去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利税超过3亿,我们是一个科研成果转化率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企业;第二,面临着日益市场化的竞争,我们与同行业中的国际跨国公司差距在拉大,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我说的这两点其实都与今天谈论的主题有关 因为我们之所以转制成功,产品有销路,就是因为过去国家投资的中长期科研项目生效了,因为我们曾经参与了国家光通信方面90%的课题,参与或直接拿到了领域内50%以上的重大项目。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和我们企业本身对中长期战略和技术研究项目投入少了,所以我们与同行业企业的差距拉大了。

但是,在这个中长期规划中,什么最重要呢 我的看法是 市场应该成为科研的惟一驱动力。这是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应该首先考虑的。换言之,规划要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要特别强调搞那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研究。只有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有竞争力。因为,这种产品既可以适销对路,又有差异性,可以不断地用智力资源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产品的附加值就会高达10倍20倍甚至30倍,就可以在价格上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重基础研究,但更重要的是在那些能够有转化可能的应用项目上多投入,即5年内可以转化的研究项目应该占60%的资金和政策投入。5-10年的应该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之间的项目,可以占到20%;另外20%就是那些属于远期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围了。 

李邦良:规划要加强对战略问题的研究

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是一个面向未来、突出科技事业大发展的规划。它将面向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未来1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这样的一个大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一些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意义的战略问题研究。

现在是一个战略制胜的年代,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视战略问题研究,何况是如此重大的一个科技发展规划。拿企业来说,现在情况是企业战略水平低就会挨打,甚至走向灭亡。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 “部分国有企业搞不活,民营企业搞不长,品牌企业搞不大,其原因就是没有战略。”我常说,没有战略的企业如同一个流浪汉,走到哪里是哪里,永远是一个沿街乞讨的人。

因此,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必须建立在系统深入的战略研究基础之上,只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抓住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人物素描:郭红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