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客户、员工、投资者三满意

2004-03-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期头条
在众多国有企业的改制探索中,华北制药集团规范国企改制,提出让客户、员工、投资者满意的“三个满意”,取得了较好效果。

华药集团董事长常幸这样阐述华药的“三个满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企业“

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和企业联系最密切的人群——客户、员工、投资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只有让他们满意了,才是真正实现了“执政为民”。

提升核心竞争力──让投资者满意

让投资者满意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而诞生的新观念。让投资者满意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效益,而效益的好坏取决于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能不能以改制为契机来促使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是改制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志。

当前制约华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结构过分依赖青霉素,造成盈利点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足。那么改制能否促进华药产品结构上的重大转型?

其实华药改制只是加速了这一调整的进程。“九五”期间华药投资20多亿元进行了13个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建设,初步改变了以抗生素为主的单一产品结构。但华药管理层认为,“青霉素为主的原料药依然占了大头,产品结构偏沉。”2002年华药集团抗生素销售收入占到总销售额的67%,而同行业中的大企业这一比重仅为30%左右。

对于即将提速的产品结构调整,华药总经理刘寿文归结为“四个转变”:由以抗生素企业为主向多元化综合性制药企业转变;由抗生素以青霉素系列产品为主向多种抗生素和半合抗转变;由原料药为主向原料药和制剂并重转变;由以内销为主向国际、国内市场并重转变。华药的改制正在进行之中,但不论产权结构怎么变,有两点华药不会动摇:第一不离开制药行业,第二不放弃发酵产业。发酵被公认为是华药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由发酵得来的许多产品都是国内首家甚至是独家生产。未来几年内,华药将利用发酵优势,将产品线延伸到心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及生物制药等领域。

彰显质量文化──让客户满意

尽管国企的机制存在许多缺陷,但以社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却是客户们非常看重的。以华药为例,质量文化成为50年来华药企业文化的主线。从最早的“好药治病,坏药致命”的工作警句到“以金牌的工作质量生产金牌的产品”的质量方针,再到现在的“人类健康至上,质量永远第一”的企业精神,在华药企业文化演变过程中,“质量”始终是一个闪耀的亮点。正是靠深厚的质量文化,华药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名牌企业。华药多年来向全国各省市大的医药公司和医院发放用户评价表显示,满意率均在90%以上。

在改制中,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特色不能丢,要通过战略伙伴的加盟,让华药质量文化兼容并蓄,更加丰实。这是华药管理层坚定不移的信念。

近年,面对医药市场来势凶猛的第六次青霉素大战,许多企业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个别的甚至以牺牲质量来换取低成本。华药反其道而行之,以近1亿元的大投入新建了工艺、技术、设备堪称国内一流的青霉素钠盐生产车间。此举不仅使其产品敢与国外产品一比高下,更彰显了其追求卓越质量的企业精神。

产权制度的改革将促使华药更多地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众多企业以暂时的低成本优势与国外公司拼杀时,质量第一的企业文化将成为华药决胜国际市场的最终法宝。

走群众路线──让员工满意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次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大调整,关乎万家忧乐。怎样才能使改制切实维护企业职工的权益?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企业为增加效益而让职工下岗、降低职工待遇的做法。对此,常幸持否定态度:这种做法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不是有作为的企业所为。不把富余人员推给社会和在发展中解决,成为华药实施“员工满意”的指导思想。在将部分分流人员充实到营销一线的同时,华药通过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调整、创造就业岗位来消化富余人员。同时,华药成立了培训中心,加紧对员工的培训,为职工岗位的变换做准备。在华药,改制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情,员工们也能及时知晓改制的进度和有关信息,并积极参与到改制中。改制工作走群众路线,既使改制得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为改制营造了和谐的环境,也强化了对改制过程的监督,减少了决策失误。

对于改制,企业员工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会有什么变化。为配合改制的进行,华药对人才管理和薪酬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管理者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子公司老总年薪制,同时在分配上向生产、科研、销售一线的骨干倾斜。这样,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的工人都有了努力方向,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些改革也成为对广大员工观念上的预热,为改制后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变化作了准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