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49岁现象”

2004-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对话”记者:曹继军 本期策划:宋言荣 王保纯 我有话说

缘起

2004年1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樊雨良等19位人大代表向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注重人力资源建设,要对知识分子健康进行监控”的议案,建议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出发,切实做好知识

分子健康监控。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是什么原因使得在物质生活迅速提高的今天,一些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反比10年前提前?如何保障知识分子的安全健康?今天,我们特邀几位嘉宾就此进行讨论。

“49岁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 这些年,知识分子待遇逐步提高,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其平均寿命却有所下降。据新华社报道,最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53.3岁。2002年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调查结果,新闻工作人员死亡年龄集中在40至60岁年龄段的占78.6%,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有人根据他们辞世的年龄特点,总结出“49岁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仍然是中年知识分子体质下降、劳累过度,等等。

樊雨良: 50岁左右是典型的人生中年时段,对知识分子来说,是耕耘和收获的黄金时期。一批知识精英在这个时候猝然离世,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更是社会和国家的损失。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发起向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注重人力资源建设,对知识分子健康进行监控”的议案,并很快得到其他十几位代表的呼应。现在,国家强调人才兴国,上海强调人才兴市,我认为,保证中年知识分子健康工作就是保护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继上世纪80年代“蒋筑英现象”之后,中年知识分子健康问题应该再次引起高度重视。

张玉峰: “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个顶梁柱”,是中年人状况的真实写照。中年知识分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顶梁柱”角色是固定的,他们承担的社会压力和工作任务仍然是最重的,并不因时光流逝和时代推移而变化。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在现代社会里决定人们健康的因素并非仅仅是经济因素。与20年前相比,知识分子的经济水平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基本上已经改变了拮据的状况。因此,具有正确的健康观,养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非常重要。现在49岁左右的这一代人,大多数在长身体的时候,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身体基础不够好;青年时期经历“上山下乡”,在以后的求学、工作中,经历过更多磨难。由于这一代人特殊的经历,他们在工作上格外努力,而在生活上过于随意,这就很容易在精力、体力上透支,从而积累起患病因子,最终发生“49岁现象”。

车丽萍: 人和所有生物一样,其功能都是“用进废退”的,所以心理的“过劳”比体力的“过劳”更具有杀伤力。中年知识分子成就动机强,希望尽快拿出成果回报社会,长期处于心理亢奋期,即人们常说的“弦绷得很紧”,长期绷紧的弦在加力时容易突然断裂。另外,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大。面对剧烈的竞争,高标准的社会评价,往往不能承受“失败之重”,容易出现疲劳、失眠、情绪低落等“亚健康状态”,从而诱发生理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年知识分子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压力,如今比20年前更来得明显。

健康监控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记者: 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现在已成为中年知识分子普遍可以享受的福利待遇。那么,樊雨良医生提出“对知识分子健康进行监控”的提案,包含怎样的特殊含义

樊雨良: 我国实行知识分子体检至今已有20多年,但是,由于缺乏健康教育、疾病干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体系的有力支撑,体检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报道,上海乐团42岁的男中音歌唱家哈福在1994年参加体检时,就查出了心脏病,可两年后心脏病突发时,他竟然连随身急救药也没有。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健康监控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中年知识分子的病死是猝发的,但病因却是积累的、渐成的。据统计,50%的心肌梗死病人平时只会偶尔出现胸闷和胸痛的现象。而造成猝死的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都是隐蔽性很强的疾病。常规体检的目的本来是发现并预防隐蔽性疾病,但我们没有一个系统来监控体检结果,进行健康干预,使体检的作用大打折扣。

在单位中,领导重用中年知识分子的同时,也要从健康上关心他们。我认为,单位应为知识分子建立健康档案,就像人事档案一样,有专人负责。每年体检后,都应归档以备查用;在体检项目上,也应根据知识分子工作特点,重点监控与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等有关的数据;针对有些知识分子对健康体检不重视的情况,做好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甚至推出规定时间内未做健康体检就不予上岗等强制措施,促使知识分子提高疾病防护意识。

党政领导们应将这些工作作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实事来抓,要作为年终政绩、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保护健康也是知识分子自身的责任

记者: “高智能、低体能”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描述。其实,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着是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只不过,许多人总忙得没有时间考虑健康。

张玉峰: 我们的中年知识分子以极其认真、顽强的精神去攀登科学高峰,也应该以这种精神去追求健康。因为,健康地工作着,受益的不仅是自己和家庭,更是国家和社会。科学地安排工作、社会、家庭、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是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静而不动是知识分子的工作特点之一,因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知识分子增进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利用节假日,强迫自己放下手中的工作,打打球、跑跑步或走走路,这有利于消除脑力的疲劳。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中年知识分子锻炼的项目和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适合自己,并可以从中得到乐趣,身心得到调节,精神得到舒缓。

车丽萍:磨刀不误砍柴工。人到中年需要注意通过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各种活动,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宏大的气量,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和恬静的心境。如果遇到困难、挫折,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坦然处之,可以与家人谈谈,可以找朋友一叙心曲,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疏导消除心理矛盾,保证身心健康。

特邀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车丽萍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玉峰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樊雨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