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文化艺术提供智力支持

2004-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童明康 我有话说

艺术教育是一种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古老的教育活动。中国自商代始,就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瞽宗”,艺术教育在文明发轫之初即已进入到国家的上层建筑领域,成为国家实施“以乐造士”的重要途径。西周承商之余绪,实行“以礼造士”,“乐教”作为“六艺”之一,影响后世学校教育两千余年。基于艺术教育活动之上

的艺术教育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讲常新的课题。

我国艺术教育由师徒相承的传统教育形式发展而成为学校系统施教的近代教育形式,始于晚清的新式学堂。1912年,刘海粟在上海创立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可视为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发轫的标志。随后,一大批艺术家和教育家投身于艺术教育行业,先后创设了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国立美术院、国立音乐院,我国的专业艺术教育至此已初具雏形,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于此确立。

艺术教育管理研究具有科学理论与实用理论的双重特质。科学理论作为对经验世界的解释,常常蕴涵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批判精神。它要求研究者在大量艺术教育事实 实践 基础上提出假设,按照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实际联系和相互转化关系,把相应的概念、判断、推理组成一个严格而自为的逻辑体系。艺术教育的实用理论特质,则表现为它高度关注实践,关注如何把认识的规律运用于实践,带有极强的工具色彩。实用理论的基本结构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确立预期目标,对各种达成目标的备择手段予以论证,得到在某种既定环境中某种合适的手段,然后建议如何运用这一合适手段去实现目标。

一般说来,兼具基础理论与实用理论研究的课题都隐藏着一种“应然”与“实然”边界不分的陷阱。艺术教育管理学除了要关注“历史上和现实上是什么、怎么样”即“实然”之外,还必然要关注“艺术教育将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即“应然”方面的相关问题。“应然”代表了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着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规范和引导。借助于“应然”,人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和建构艺术教育规范的完备形态,但它只是一些可能、期望或理想,可以用它作为参照物,但却不能把“可能”当“现实”,把“应该”当“就是”,把“潜在”当“实在”。这对研究者而言,实际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困难:鲜活的艺术教育管理实践因地因时因校而异,从来都无法以一种固定的框架所能圈囿,“个性”作为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任何管理者所必须高度重视和高度关注的。但被“个性”所役使而无视艺术教育管理共性的理论成果同样无法突破经验描述的水平,失去其固有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价值,这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宏观的眼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熟悉艺术教育管理实践,深入了解艺术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内在特质和规则。而本书两位作者傅才武和杨光进的紧密合作恰好就符合这两个条件。

本书所附46份艺术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是湖北省文化厅集中了全省数十位专业骨干教师历时近两年完成的研究成果,它对艺术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断言,它不仅对湖北,而且对全国其他省市的艺术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上述理由,本书通过专家评审,被列为2003年度的文化部部级课题。艺术教育直接承担着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是“文化艺术继承、融合、创新、变革、发展的助推器”。艺术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必须与时俱进,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我国艺术教育工作的繁荣发展。

(本文为傅才武、杨光进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教育管理学》一书序言,有删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