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的文化产业

2004-04-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钟关虎 我有话说

进入新世纪,南京进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这给南京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机遇。2002年8月,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发展目标;9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又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出台了关于大力培植文化主导产业群与培育文化市场,建立和健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加快形成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文化人才高地、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的16项政策措施,为发展全市的文化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此,一张横向扩张、纵向延伸的文化产业大发展蓝图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大规划”催生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南京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和建设“文化南京”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研究分析南京的文化资源、经济发展现状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南京市委宣传部与江苏省社科院联合编制了《南京市2003―2010年文化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体制、五大战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建立以政策法规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实施培育文化生产力战略、催化文化消费力战略、增强文化创新力战略、提升文化竞争力战略、扩展文化辐射力战略。在《规划纲要》及文化产业发展“五大战略”的指导下,城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内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及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高地、文化产品连锁经营网络等配套课题研究取得进展,报业、广电、出版业、会展业等行业的体制改革也相继攻关,向纵深发展。全市呈现出横向搞扩张、纵向求延伸、内外谋联合,规划、研究、创意、生产、销售、资本运作及人才培养等全面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大整合”谋求文化企业与市场“全接触”

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必须打破原有管理体制,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全接触”。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南京市委、市政府从体制改革入手,对原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大整合”,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2002年12月18日,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分别组建成立。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拥有6报1刊和4个郊县版,报刊期发量超过115万份。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整合了南京电视台、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南京广播电视报社和南京音像出版社等资源。“大整合”不仅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传媒“做大”,更重要的是为传媒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行政隶属间进行市场配置扫除了体制性障碍。2003年,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南京“龙虎网”网站与江苏省文化产业公司以资金和资源为纽带“联姻”,建立了“浪淘沙”网吧连锁经营网络。随后,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公司与南京广电集团公司、南京出版社等文化企业也共同出资成立了“汇文物流公司”,在全市建设书报刊亭连锁经营网络。汇文公司目前已推出上百个新颖美观的书报刊亭和阅报栏,既方便了市民阅报、买报,又促进了书报业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

“大视角”使文化企业赢得“大合作”

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南京日报报业集团认识到,新的竞争者若要进入市场并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整体上或某个局部确立绝对优势。2003年10月,一个酝酿已久的“南京日报大发展”方案出台 在6年内发展成为对开40版发行量达30万份、年利润达4600万以上的强势党报媒体。为此,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湖南岳阳林纸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南京日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2月,南京日报如期扩版至28版,以崭新的面貌、丰富的信息赢得了市场,零售量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南京广电集团公司也把视线转到了更为广阔的合作对象,明确了跨地区、跨媒体经营的发展思路 以资本为纽带、对全市广电业可经营性资源进行整体性开发,对南京周边城市的区域性资源进行联动性开发,对境外媒体资源进行合作性开发,实现节目经营跨媒体、网络运营跨地区、资本运作跨行业、业务扩展跨国界。在牢牢掌握节目播出权和内容终审权的前提下,南京广电集团面向市场进行了频道公司制的改革探索,组建成立了生活频道管理公司、文体频道管理公司、股市信息频道管理公司,在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南京广电集团还选择既具实力又具网络运营政策优势的上市公司作为战略伙伴,共同组建股份制企业南京广电网络公司,既引进了社会资本又引进了规范的管理与经营理念,使集团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今年,集团以市场化手段整合全市网络资源,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六合网络公司。从此,区县小网络各自为政的“坚冰”被打破,实现全市“一张网”的目标指日可待。

“大保护”、“大开发”力促文化旅游大发展

打好“文化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南京是有近2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原则,先后打出“国际梅花节”、“艺术节”、“小红花”、“郑和”等多张“文化牌”,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保护和开发南京明城墙、明孝陵、云锦等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7月,南京明孝陵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明清的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申遗”的成功,既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又给南京文化旅游业注入新活力。今年还将继续开展“明城墙修缮”、“南捕厅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和“太平天国壁画保护”等三大文保工程。同时,郑和宝船厂遗址挖掘、大报恩寺遗址发掘、方山定林寺斜塔修复、神策门修缮等工作也将全面启动。今年4月30日至5月6日,南京市还将承办“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所有这些都将为南京的文化旅游业带来新的推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