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育价值实现中的思维视角转换

2004-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立仁(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我有话说

德育是主体把社会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变成对象的品质和行为的活动。德育的本质是把社会的要求变成人的现实的品质和行为。因此,是否能把社会的要求变成德育对象的品质和行为,不取决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是要看实际效果,即要看德育对象对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接受水平。这就决定了要提高德育

对象的接受水平,德育就不仅要从社会的角度解读社会需要,而且还要从对象的角度解读社会需要。不可否认,在以往的实践中,德育往往是单向度地解读社会需要,进而要求德育对象无条件接受。应该说,德育解读社会需要,让德育对象接受社会需要,这是它自身的职能,无可非议。但是,社会对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也包含着对象的需要;德育不仅代表社会的要求,也应该是德育对象要求的要求。单向度的解读不仅使德育缺少了人文关怀,而且使社会需要和对象需要对立起来,使德育主体和对象对立起来。其实,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不仅从构成上有对象需要的成分,而且在渊源上也来自对象的需要。以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不过是个体需要的社会表现形式。任何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都可以还原成社会个体对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德育不仅满足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满足德育对象的要求。社会不仅需要德育为社会需要进行辩护,更需要德育把社会需要变成每个人的需要。德育不能把社会需要变成现实,无论它的辩护和解读多么深刻,都无济于事。德育从对象视角解读社会需要,就是要把社会需要还原成对象需要,让对象认识在社会需要中包含着自己的需要,是自己需要的集中表现形式和升华。德育从德育对象视角解读社会需要,就是不仅要代表社会提出要求,为社会要求辩护,而且要代表对象要求,在面对社会要求时,为对象的行为提供参考性选择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德育从个体视角解读社会需要,并不会影响社会需要的实现,而是提高社会需要实现程度的有效途径和必要保证。

德育的目标是把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对象现实的品德。而社会的要求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既有高标准要求,又有基础层次要求。德育如何解读社会要求,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关乎德育的实际效果;而且是一个思想原则问题,关系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德育实践中的体现。德育的基点是从现实的视角向德育对象解读社会的要求,这里的现实性就是社会的基础层次和现实性要求。以往的德育往往把社会要求的高标准和理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为这样就可以提高德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事实上,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它既影响了德育价值的实现,又造成了德育对象在社会中的虚假和虚伪。从这一点上说,人们指责德育脱离实际和德育效果不佳是有道理的。实际上,一个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并不是由它的高标准和它的理想性决定的。决定思想政治品德水平的,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能够代表整体发展水平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标准,往往不是高标准和理想性要求,而是它的基础层次和现实性要求。这基础层次和现实性要求,恰恰是社会大多数人在现实中能够奉行和践诺的。德育面对的是社会的大多数人,这种现实,决定了德育解读社会对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现实性视角。在现实中,德育的高标准和理想性不仅对普通对象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对先进人物的多数时空也是不现实的。先进人物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在奉守基础层次要求,并在必要时能够超越基本层次的要求,就是社会推崇的理由。要求先进人物永远按照社会的高标准和理想性约束自我,无异于对先进人物的苛求。从现实的视角解读社会要求,不是不要理想和高标准。社会没有理想就没有了方向,就没有了追求,就没有了发展。社会没有了高标准,就没有楷模,就没有了希望。我们说从现实的视角解读社会要求,是说从现实出发,以现实为基点和原点,给基点和原点以合理性和正当性,进而倡导社会的高标准和理想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