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民工流成为技术流”

2004-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黎拥宪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农民郑世蓉进了大酒店工作

30岁的郑世蓉,完全熟悉了重庆江城明珠酒店的工作。“江城明珠”是当地最有名气的酒店之一,郑世蓉以前甚至想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走进这扇大门。

“文化较差、年纪较大、只会种庄稼”,这是郑世蓉过去辗转打工时,听到的最多的评价。她自己也认

可了这样的评价。“就拿现在这个工作来讲,外面的招聘启事,全部要求年龄不超过25岁。谁愿意要30岁的人 ”郑世蓉说。

郑世蓉是重庆合川市南津街办事处中南村3社农民。她在去年参加了首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此后便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各种测试,寻找到了现在的岗位。

启动“科教兴农为民服务”工程

重庆市素有“民工源头”之称。1997年直辖时全市人口约3000万,其中绝大部分为农民。截至2003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580万人。市教委主任欧可平说,只能当挑夫的“棒棒军”,曾是重庆进城务工农民的代名词。这样的低层次转移,难以实现稳定就业,也难以帮助务工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改变这一现状,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并决定每年至少从市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市教委除了筹措资金外,还专门成立了以教委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民工流应该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流、信息流、智力流,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动力。”欧可平说。

2001年,重庆市教委启动了“科教兴农为民服务”工程,教育系统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越来越受欢迎。据欧可平介绍,重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已连续4年大幅增长,4年来已累计招生46万人,8成以上来自农村。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5%。教育系统还充分发挥与用人单位广泛联系的优势,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市场预期开办的“倒流水”式技术培训,以及用人单位的“订单式”、委培式培训,在市、区、县各级政府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大受欢迎。“格力班”、“长虹班”等,成为外出务工农民争相选择的品牌。万州区职教中心已与北京华联确定了2004年培训、输送1000名农民工的合作。消息传出后,首批250名学员几天时间便招收完毕。

但这并不意味着职教工作的全部,欧可平说。重庆全市共有1340万农村劳动力,富余925万。在转移580万之后,仍有400余万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1年,其中93.4%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受过专业培训者仅占6.5%;就地转移空间十分有限;现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更缺乏竞争力。这都是“民工流成为技术流”面临的现实困难。

建立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

如何破解 欧可平归结为抓调查、抓规划、抓实施、抓输出、抓品牌等“五个抓”。从2004年起,市教育系统启动了“32135工程”,即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安置就业2万人,职业院校招收农村子弟13万人,3年后的转移 就业 率超过95%,5年内使所有外出务工农民都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将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向村社延伸辐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职成教育培训网络,探索新型培训机制。

郑世蓉是这种新型培训模式较早的受益者。与她同时参加培训的,还有合川市清平镇机械专业的96名学员、土场镇铸造专业29名学员。他们毕业后,都迅速被前来招聘的企业看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附近涞滩镇二佛村24岁的王显华,在外务工已经6年。得知家乡开办了这样的培训,马上赶回来参加了车工班。已有多年务工经验的他,对岗位是否稳定并不特别看重,而是希望掌握一两门技术。“有了技术,出门才不慌。”王显华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