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想起那年那月读《史记》

2004-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克苏 我有话说
编者按经典的历史与文字的历史一样久远。它们宛如苍穹里璀灿的星辰,照耀了历史的长夜。

经典曾是文化先驱者的安身立命之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说的是如何写经典;“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说的是如何读

经典、用经典;“中土之学,必求古训”说的是经典阅读的普世性;“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说的是面对经典的复杂情感。先哲们的这些话语,为我们展现了经典在他们的时代人生里的“意象”,由此也让我们十分自然地联想到一个饶有兴致的话题: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读书人来说,经典又意味着什么呢?

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适应和提升广大爱书人的阅读旨趣,光明日报书评周刊今起推出“经典与我”栏目,张显那些传诸于世的经典名著对于人生独特而深刻的影响。欢迎读者积极投稿,书写某一中外经典著作、名篇与“我”的一次心灵碰撞,谈出属于个人的独特感受,每篇1000―1500字。

该栏目由多年来不懈倡导儿童阅读中华经典活动的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协办。

记得1977年考大学的时候,第一个题目好像是给“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这句话注拼音,当时琢磨了好几分钟,终于还是放弃了。长期不用,把拼音忘掉了。

第二道题,应该是给《孙子兵法》的某一段做翻译。这段话一看就眼熟,提起笔来像洪水决堤似的,凑了好多字数。后来想,高考我得分较高,这一道题也许帮了我大忙。

得感谢《史记》。在农村当知青的时候,《孙子兵法》虽然也读过,但《史记》读得更多,培养了对古文的语感。拿一段古文,不看注解,能够蒙出一点意思来。

说是读《史记》,也不敢肯定。因为文革时候我在园艺场务农,书基本没有看的,中国古典就更无缘得见了。有一天忽然传来一本破书,封皮飞了,目录都露在“脸上”,现在依稀记得有《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孔子世家》、《陈涉世家》、《伯夷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等。很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古文,不一定都是《史记》上的,但是篇名实在回想不起来了。这说明,还是《史记》的篇章给我印象更深。司马迁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那种本领没法不让人叫绝。后来大学毕业当中文教师,听到一个体育老师情不自禁地感叹:“《史记》是天书!天书!人间写不出来!写不出来!”那份由衷的感佩,也令我们中文系毕业生吃了一惊,因为这个评价比鲁迅先生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调子还高。其实,那个时候,自学者大有人在,这是七七级大学生的一个特点。这位体育老师就是自学古文的,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后来果然考上了研究生。姑且把这本破书命名为《史记××选读》吧,那个“××”记不起来了。这本书当年就这样在知识青年中流传,从它破烂的程度就可以想见它受欢迎的程度。《史记××选读》在我手中待了几个月,不翼而飞。后来人家多次催要,我拿不出来。反复打听,没有下落。那位拿到《史记××选读》的,不知读后感如何?

联想到现在的高考,对课外阅读要求越来越多,逐步摆脱了对课文的过度依赖,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自学能力。课文之外,还搞了推荐书目,不做硬性规定。好比当初的农村改革,上面可以提倡,你要是不干,没关系。有人干在前面,见到好处了,更多人自然跟上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