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视永定河文化研究

2004-04-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家杰 我有话说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早在距今1到20万年间,永定河的西山峡谷一带,就已经出现古人类。距今大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是“华北地区人类

的始祖”,北京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东胡林人”的后裔,“后裔”首先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两岸“落户”,然后逐步进入今北京广安门平原地区。

著名学者侯仁之进一步指出,北京城是在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的上部形成、发展起来的。永定河是北京最早的水源地,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是北京最早的交通枢纽。北京早年城市建设所需木材和生活所需木炭都是经永定河运至北京的。没有永定河,就难有以后的北京城;北京先民就难以生存繁衍成为今天的北京人。也就是说,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是不争的事实。

永定河文化底蕴深厚

即使从“蓟”与“燕”这两个周王朝的诸侯国出现开始算起,北京最早的文化现象也仍然首先出现在永定河一带。在今千军台、庄户村一带,至今保留着与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雅乐”一脉相承的古幡乐;晋代所建的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为佛教文化传入北京打开了第一扇大门;在今柏峪村的秧歌戏里,仍保留着金元时期的曲牌。

考古文化显示,北京地区是“不同文化在此交汇”的地带。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曾在西安,形成了辉煌的秦晋文化,以后辽金建都北京,“文化中心”逐渐东移。永定河成为“东移”天然的大动脉,促成了秦晋文化与永定河文化交融。其结果是“文化中心”首先迁移到了永定河一带,然后才进入了今北京城。历史地理学家由此认为,“永定河文化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哺育性母体文化般的重要地位”。

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表明:永定河文化是在永定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中,北京人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所创造的区域历史和区域文化的统称。永定河文化这个概念,涵盖了永定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它包括古人类古都古城古村落文化,与北京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水文化,上溯10几万年历史的民间民俗文化,发韧于辽金之前的产业文化,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谐相处的宗教文化,历史渊源流长的军事文化。其代表有“中国现代地质学开山之作”、“中国地貌标准剖面”、“第四纪冰川擦痕遗迹”、“中国天然地质博物馆”、“民间文化走廊”、“宗教文化走廊”。

事实上,永定河文化是北京传统文化的窗口,它更能充分地展示北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扶持永定河文化研究

永定河发源于黄土高原,流经山西、内蒙、河北、北京、天津5省、市(自治区),永定河文化特征最显著的地区,集中在永定河流经的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但它现在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主要原因是,当地智力、财力有限。

专家认为,扶持永定河文化研究,北京市责无旁贷。迄今永定河文化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为此,首先要将永定河文化作为北京重点科研课题,并列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内容,集中力量攻关,尽快拿出成果。同时,要将永定河文化作为“人文奥运”、“西部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头戏,选好编剧、导演、演员,把这出戏尽快推上舞台。而且,还要从财力上大力扶持文物保护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