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红色文化”激荡瑞金

2004-04-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刘春春 刘亮 我有话说

江西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近日一部再现瑞金籍红军女战士长征途中不幸掉队、流落草原却时刻不忘寻找队伍的故事片《心动岁月》又在瑞金首映,引起红都人们的强烈共鸣。

“红色书籍”――光大革命历史

打开瑞金市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的书包,会发现他们比别的地方的学生

多了一些书《红色故都瑞金》、《瑞金人民革命斗争史》、《伟大的预演》等反映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瑞金的创业史及瑞金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免费赠阅课外读本。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十大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大将中的八位在瑞金的革命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而“八兄弟齐当红军”、“血洗卢家村”、“苏区妇女纳草鞋送红军”等真实反映瑞金人民支持红军的革命故事,言简意赅,可读性强,孩子们通过这些书籍,了解了瑞金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红色的种子。这些书籍也同样免费送到各村农民文化夜校,瑞金市的广大市民也一样能享受到这些精神食粮。

此外,瑞金市还以革命图书为传媒,大力宣传瑞金的红色文化。三年来,瑞金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该市党史、文博、文化、文联等单位的资源优势,先后编写了《从瑞金走出的共和国元勋》、《毛泽东的足迹》、《邓小平的足迹》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苏区文化为背景的纪实文学21部,发行量达260万册。目前还有5部纪实文学正在脱稿之中,将于今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向海内外发行。

“红色歌舞”――熏陶代代新人

赣南民歌《十送红军》早已闻名遐迩,电视连续剧《长征》选用它作主题曲使之又一次风靡全国。这首歌的雏形便是当年红军从瑞金出发长征时,瑞金人民用当地的山歌《送亲人》改编的。据“红井”故事编写的舞蹈《清泉》,艺术地再现了毛主席亲民爱民、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也是久演不衰。

瑞金是著名的歌舞之乡,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个获“群众歌舞之乡”殊荣的县市。近年来,该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利用当年苏区留下的大量宝贵历史素材,相继创作了《红土魂》、《浩气长存》、《红都生命的礼赞》等12部大型歌舞音乐报告剧及《苏区儿童团歌》、《红井水》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深受人们的喜爱。新创作的大型音乐报告剧《红都生命的礼赞》、歌曲《清泉》也获得好评。市里三个专业剧团长年在乡下演出,28个业余剧团和100多所学校,都将红色歌舞作为学习排练内容和对外演出的必备节目,并以此在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中赢利。一年一度的“红色之都”艺术节,则是广大市民的节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红色歌舞”与客家文化交相上演,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场场爆满,成为瑞金市民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红色工艺”――激活一方经济

有着丰富革命文物资源的瑞金,近年来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年均增速达22%,去年共接待游客65万人,而由于该市丰富红色文化,开掘“红色工艺”,旅游收入增速35%,得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过去,旅客来到瑞金,只能看看旧址内单调的“一张床一张凳,一盏油灯和脸盆”,如今各种形形色色的旅游工艺美术纪念品放在各个景点,红军茶、红军干粮、红米饭南瓜汤等当年红军在瑞金的各种“佳肴”,在瑞金都能买到。此外,精制的红色工艺品也俏销海内外市场,如“红井”花瓶、红色旧址微缩景观等21种精巧工艺品畅销12个国家。“红色工艺品”不光为旅游业增加了收入,还成为瑞金的一项支柱业,目前这些厂家已吸纳500多名富余劳动力,他们年均收入近一万元,为老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