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色

2004-04-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顾关林 我有话说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包括经济的昌盛、政治的民主,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用世界的眼光博采众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冲突与融合日益频繁,引起各国民族文化的深刻变化。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同文明间不断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中不断获得营养,才能与时俱进,发展壮大。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有益的推动作用。汉唐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造就了中华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输入则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排除闭关自守的文化排外主义和盲目的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干扰,破除中西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充分吸收和继承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邓小平说:“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认真研究和积极吸取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西方现代文明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文化中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契约意识、成本效益意识等,同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公民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法律权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程序规则意识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性因素。在文化层面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文明中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具有对历史的宏观驾驭能力,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一个时代的文化,既不可能凭空创造,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它的繁荣与发展,只能以前人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出发点。任何轻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思想和态度,都是十分错误的。没有前人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依据,也不会有后来的文化繁荣与发展。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五千年延续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当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机械地复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并非盲目地照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既要反对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又要反对食古不化、厚古薄今的做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部分,也会有不相适应的部分。对前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始终顽强地生长着并保持着独特的风貌,就是因为中华文化之树能以发达而深邃的根系汲取华夏沃土的滋养,也能以繁茂的枝叶吸纳异质文化的精华。

在实践中创建自己的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它们只不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文化资源,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国人民的生活和要求,立足于中国今天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从开始在中国传播到成为我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最具先进性的文化,它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我国当代民族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在思想上软弱无力,文化建设就会走上歧路。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产物,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境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和解决文化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辟中国文化的新天地。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本民族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广大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探索和伟大创造,应该来之于民,行之于民,益之于民。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带有很大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伟大事业,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邓小平认为,“中国应该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我们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实践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结合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要求,才能与时俱进,永葆其先进性,才能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和提高的文化需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