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幸运的马燕

2004-04-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蒋束 我有话说

“中法互办文化年”的各项活动正在中法两国陆续展开。在中国,法国电影带着它特有的深邃与哲理攫住了人们的眼球。而在法国的中国书展活动中,吸引人们目光的是来自中国宁夏南部一个名叫张家树的贫穷村庄里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马燕。

张家树村可谓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然而,与在这种生存条件下的同龄人相比

,马燕又是幸运的。1998年,在连年的干旱后,因为贫穷,马燕被迫辍学了。不甘就此失学的马燕继续写着她在学校就开始记的日记,在字里行间表达着对学习的极度渴望:“如果我不能重回学校,我将一辈子哭泣。”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记者来到了张家树村,看到了马燕那厚厚的三大本日记……2002年1月,有关马燕“我要上学”的报道以两个版面的篇幅,被刊登在法国《解放报》上。法国一家出版社把马燕的日记出版成书。未曾料想,《马燕日记》顿时成为法国的畅销书,之后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许多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出版。马燕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纷纷捐款,并成立了一个“宁夏的孩子”基金会,基金会援助张家树村上百个像马燕一样的失学孩童以及宁夏其他地方的失学儿童,让他们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说到底,马燕的幸运来自学习――因为上学而学会了写日记,又因为写日记而得以继续上学。的确,马燕是幸运的,并且,她的幸运又惠及了许多和她具有一样生活背景的孩童。当然,她的幸运不会荫及到所有与她具有同样生活条件的适龄学童。这样,我们在为马燕庆幸的同时,又分明感受到了某种沉重。什么时候,像马燕那样的适龄儿童能够把上学视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非一种幸运,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减负”。

由此,我们可以加深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与及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也罢,教育水准的大致协调与一致是不可或缺的根本性条件之一。无论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来讲,还是从综合国力的累积与规模来看,我们都应该有决心、有信心、有实力、有能力把占儿童70%以上的农村适龄儿童送进学校。若此,我们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有一个更加厚重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日常生活质量将会大大地上一个台阶。

近些年,“希望工程”、“青年自愿者”等活动的开展在降低农村儿童辍学率、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方面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努力与农村的实际需要相比几近杯水车薪。我们必须拿出抓经济工作、促经济发展那样的决心与魄力,使农村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地协调发展的长远问题,也关系到所有公民能否在宪法、法律的保护下实现平等发展权利的大问题。

马燕是幸运的。在中国,还有很多像马燕这样的学童在期盼着与她同样的幸运。他们需要爱,他们需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