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扬州大学服务“三农”谱新篇

2004-04-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陈曦景 炎锡平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绿龙卧土,伏脉千里。从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张謇先生创办的通海农学堂到今天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以农为本、服务农业、兴旺农村、富足农民的思想贯穿了扬州大学的百年发展史。扬大人在服务“三农”的时代命题下,交出了又一份出色的答卷。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主持完成的鸡传染性法

氏囊病疫苗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技术的推广为农民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一举打破了国外疫苗的垄断地位,夺回了25%的市场。

这些成绩绝非偶然。扬州大学党委书记范明教授说:“我校的农业科研人员一直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把服务农村经济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面对农业新形势,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提出的挑战,如何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扬大科研人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上世纪80年代著名栽培学家凌启鸿创立的作物叶龄模式理论、朱庆森教授的水稻库源类型划分与栽培对策研究到国家“十五”攻关无公害、优质高效水稻生产技术,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

记者驱车来到全国粮食生产基地、江苏省兴化市海南镇,领略了一番现代生态农业的新景象 一块一块的田里,麦苗青青,油菜抽薹,四周的水沟里碧波轻漾,一位老农告诉我们:“这里面有青虾和扣蟹苗,可是农民的‘聚宝盆’。去年每亩增加纯收入583块钱。”博士生杨勇介绍,他的导师带领课题组针对稻鱼共作中水稻倒伏,蟹虾等水产品品质差甚至死亡的状况进行了技术革新研究,不仅提高了水产品质量,而且实现了稻米无公害。目前这一技术体系已经推广104万亩,为农民增收6亿多元,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带动了“洁翠康大米”、“泓竹大米”等一大批优质绿色大米和青虾等特种水产品的新品开发,“中庄醉蟹”等老品牌扩大了规模,迅速覆盖了国内外的市场。

服务“三农”,需要科技人员实现从“教练员”到“运动员”的角色转换。

粮农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扬州大学科研人员在实践中探索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粮食+蔬菜+特种水产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他们或以研究的项目为龙头,或与地方政府紧密结合,或与农场及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户结合,通过多种形式推广适用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动物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金玉教授、经荣斌教授多年来与农户结对,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过腹转化增殖,10年来,王金玉帮助的36户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

在很多人的眼里,著名的动物育种专家赵万里是个“怪人”:年届70,老伴随子女在美国生活,而他执意孤身一人留在国内。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2003年春节前,瑟瑟寒风中,校园门口站着一个小伙子,满脸灰尘,挎着一个破旧的挎包,指名要见赵教授。原来他搭乘一辆运煤的货车,从千里之外的山西赶来,想请赵教授传授养鹅技术。看着小伙子坚毅的眼神和对科技的渴望,赵万里掉泪了,他不仅将他精心培育出的新品扬州鹅的饲养技术资料给了他,还掏出100元钱塞在他手里。他说,农民兄弟这么需要技术,我实在是离不开。

赵万里已经和他培育的扬州鹅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养扬州鹅,走致富路”已经成了很多乡镇的发展战略。扬州鹅不仅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而且,耐粗饲肉质好,农户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除西藏外,已在全国推广近2000万羽,成为中国鹅的新宠。

“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期,这对综合性大学的农学科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为农村实现小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型实用人才。”扬州大学校长郭荣教授说。学校明文要求有关教师下乡蹲点、将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列入其工作量并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许多专家教授受聘为江苏及邻近省的市、县科技顾问,产学研基地遍布大江南北,在农村开办农民技校,编写实用技术教材,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讲座,使大批致富能手脱颖而出。

对在校农学生,他们大胆变革大农学类课程结构体系及其内容,加大适应市场要求的农业信息技术、实用技术的课程比例,实现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新型人才转变,成为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改革的典型。正是在这一全新模式的培养下,扬州大学培养出一大批勇立潮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业者,如“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硕士鸡倌”程立力,放弃机关工作,承包300亩荒滩,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吴厚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