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纵无凌云翅奋力冲九霄

2004-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治明 我有话说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西安理工大学满怀着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和声名播四海的壮志,步入从知天命之年向耳顺之年进发的光辉历程;并在这新世纪的第一个逢甲之年,以其在世纪交替之际取得的长足发展和振翅腾飞迎来了她的55年华诞。

1998年,随着国家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西安理工大学跟大批部委属高校一起划转

地方管理。管理体制的改变,给划转到不同地区的院校带来的是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对划转到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地方政府能给予远远超过原主管部委的强大支持和投入,学校因划转而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强大的活力,办学条件立即得到明显改善;但对划转到经济欠发达且高校非常集中的陕西省的高校而言,如何通过改革和发展以求生存,是划转之初西安理工大学全体师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理工大人迎接这个挑战的基本态度是以“纵无凌云翅,奋力冲九霄”的奋进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的永恒。这是贯穿于西安理工大学55年光荣历史,特别是近5年长足发展之中的一条红线,是理工大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法宝。

1999年的高校扩大招生是对西安理工大学这一传统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扩大招生,对于划转地方立足未稳的原部委属高校而言,尽管不失为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毫无疑问是困难重重。面对党和国家加快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步伐、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好形势,西安理工大学党委旗帜鲜明地向全体师生指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发展没有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全国划转院校中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都最差的高校之一,面对困难我们更看重的是扩大招生有可能提高办学效益、扩大发展空间的积极一面,决心化困难的压力为发展的动力,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6月,在招生计划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响应中央扩大当年高校招生规模的号召,以尊重办学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了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潜力和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各种途径,认真总结了1993-1998年间学校逐年小幅度扩大招生、办学规模长期稳定不下来的经验教训,决定将本科招生规模定在每年3600人左右,并在1999年一次到位。

毋庸讳言,大规模扩大招生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步险棋,其成败关键是能否在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切实保证教育质量。如果教育质量不能保证,这样大规模的扩招给学校不仅不能带来发展,反而会带来灭顶之灾。认识到这一点,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把教学质量当系统工程来抓,有效保证了学校在规模急剧变化过程中的平稳过渡。

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育质量,首先从保证教学和生活基本条件入手。扩招决策确定之后,学校一方面下大决心加快基本建设步伐,在老校区 金花校区 扩建教学、生活设施的同时积极筹划开辟新校区 曲江校区 ;另一方面则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租用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华美专修学院校园作为新建校舍完成之前的过渡。在此期间,金花校区近10万平方米的新校舍建设工程和占地950亩、按万名学生规模规划设计的曲江校区建设同时开工。在2002年最后一届扩招新生入学之前,曲江校区一期工程首批4万余平方米校舍全面完工,及时投入使用。仅2002年,全校新增实验室面积21000平方米,新增教室面积近25000平方米,新增座位近12350个。5年来,学校累计完成基本建设工程2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3.84亿元,几近于同期国家财政对学校基建投资的9倍。

在加快基本建设步伐的同时,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的经费投入。从1999年开始,教学业务费每年按不低于学生规模增长率的比例递增,2003年达到2800万元;教学专项建设经费也逐年大幅度增加,到2003年达到2160万元,是1998年的3倍。扩招以来,我们共完成实验室建设项目200余个,新增和更新实验装备9700余台套,价值5770万元,使11个教学实验中心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新增网络机房27个、多媒体教室45个,新增教学用计算机3470台,还扩建了工程培训中心,新建了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艺术设计、机械设计等7个创新实践基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扩招之后教学条件的明显改善,不仅保证了扩大招生规模的基本需要,也满足了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招生规模,既为学校调整和扩大专业设置,实现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条件,也使学校增强了财力,使之有可能对新建专业和需要进行重大改造的传统专业给予更多的支持。五年来,我们先后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材料物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等21个新专业,使本科专业由28个增至49个,覆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专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布局渐趋合理。同时,学校还按照扩大面向、增强渗透、增加高科技含量和努力开辟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新方向的思路,先后对水利、材料、机械等类传统专业进行了重大改造,进一步加强其特色和优势。通过改造,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三个专业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扩招之后稳定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们在1999年秋季和2002年秋季,按照强化素质教育、删削陈旧内容、压缩教学时数、优化培养体系的思路,对全校各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两次大幅度修订。同时,各专业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增强就业适应能力的原则,认真修订了学位课程的教学大纲。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个创新实践学分。为此,学校在建设创新实践活动基地的同时,建立和实施了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作品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我校学生继2001年以总分160的好成绩为学校赢得并列全国高校第17名的荣誉之后,2003年又以总分200将学校的名次提前到并列第13名,学校还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

扩大招生规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向“大规模、高水平、综合性”的战略目标发展。为此,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方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争取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5年来我校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和3个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中心。学校的科研经费由1999年的3800余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8900余万元,增长了1.3倍。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2年我校科技工作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80名之前,其中科研经费总数位居73名,专利申请数位居63名,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位居60名。另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统计结果,2002年我校学术论文被ISTP、EI和SCIE收录的数量分别位居全国54、63和137名。在此期间,学校的科技产业也同时得到高速发展,科技产业产值5年累计2.7亿元,其中2002、2003连续两年接近7000万元,是1998年科技产业产值的2倍。

学校科技实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在这5年期间,我校硕士学位授权点由28个增加到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6个增加到17个,并获得了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3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立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MBA教育以优异成绩于2002年顺利通过全国评估,工程硕士的培养也由水利、土木、机械、电气扩大到材料、电子、印刷包装、仪器仪表和计算机应用等多种领域。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01年我校实现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在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为前提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们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从一所学科比较单一的中等规模学校,发展成一所以工为主,但综合性渐趋明显的较大规模学校。目前,学校在籍学生262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160余人,比5年前增长了2.5倍;全日制本专科生19500余人,比5年前增长了2.1倍。

大力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管理新模式,是在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根本保证。办学规模的扩大,为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减少了阻力;特别是新校区的建立,为推行后勤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扩大办学规模迅速改变了学校长期存在的生师比和教职员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目前,我校在岗教职员工22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50人,生师比提高了近一倍,教师在学校教职员队伍中的比例也从5年前的30%左右提高到46%。此外,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和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1/5左右的职工转为企业化管理,进一步减轻了学校教育事业费的负担。

扩大招生使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学校对教育经费的自筹能力显著增强。1999年,我校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自筹经费占39.7%;2003年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自筹经费占63.6%。五年来学校自筹教育事业经费总计约4.2亿元,相当于同期财政拨款的1.23倍。

当然,教育事业经费中自筹比例过大也反映了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扩大招生规模之后,在陕划转院校的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基本维持在按划转时的学生规模和每生标准核定的水平。与教育部直属高校按扩招后的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和大幅度提高的每生标准核定的国拨经费相比,划转院校教育事业经费的拨款缺口相当大。学校一方面企盼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能充分考虑大规模扩大招生之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划转院校所面临的巨大经费压力,采取切实措施,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不能因为等待条件成熟而坐失发展良机,要通过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坚持规模、质量、水平和效益的统一,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抓住机遇走自我发展的道路。

西安理工大学划转地方以来的实践证明:处在我们这样一个境地,精神的力量是不容小看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民族乐于奉献,勇于负责的精神,以及不甘落后,积极进取,视荣誉如生命的奋发向上精神,是我们赖以渡过重重难关的得力法宝。在纪念建校55周年的时候,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更要用这种精神去凝聚我们的队伍,为创造西安理工大学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