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许振超看人才标准

2004-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俭 我有话说

我敬佩许振超刻苦求知、自学成才的发奋精神。三十年的时光中,他从装卸工、门机司机到技术工人,再到技术能手、技术专家、桥吊“大拿”,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敬佩之余,我想到人才的标准。

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这样的学历,是人才吗?按照一些年来一些人、一些地方和单位所掌控的标准,别说

他是初中,就是高中,也会毫无疑义地被排斥在人才队伍之外。

应当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轻视、蔑视知识的错误现象,全社会开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新风,知识文化和学历文凭为人们所普遍重视。但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比如,某些地方和单位衡量、选拔人才唯文凭是举。过于重学历,使得一些在职者千方百计奔学历,工作可以得过且过,学位却重于千钧。由于过于重文凭,一度假文凭泛滥,污染了社会风气。这种盲目崇拜学历和文凭的观念在某些人头脑中还有相当的影响,成为一些单位选人、用人的“人才标准”。不合理的标准一旦确立,就会更深地影响着许多人对成才的选择,似乎拿文凭真的成了成才的“华山一条路”,而不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才成家。这种观念和标准将对人才培养和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治国兴邦,人才为急;执政兴国,惟在得人。我国古代、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上,有多少军中将领、多少政治家、理论家,并没有多高的学历、文凭,却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而成就事业,流芳千古。

今天,许振超以其浅学历、深功底,低文凭、高智能,以其所获得的骄人业绩,诠释了新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从这一点说,许振超事迹所产生的效应,远远超出他和他的团队两破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振超精神”将荡涤存留于一些人头脑中陈旧的人才观,激励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仰仗学习成就未来,不懈追求、岗位成才。

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许振超的辉煌业绩,许振超事迹的强烈反响,再一次说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四个不惟”的人才标准的科学、正确。按照这个标准去培养、鉴别、选拔、使用人才,会涌现出千万个许振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