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崧泽遗址发现上海最早先民墓葬

2004-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余传诗 我有话说

本报上海5月14日电记者从上海文管会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位于上海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北的崧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首次发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堆筑的高台地和建筑遗迹,同时发现马家浜文化墓葬中的上海最早先民。崧泽墓地因其文化内涵具有典型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被学术界命名为“崧泽文化”。

此次发掘的台地建在原生土地上,东西窄、南北宽,现存面积230平方米。高台顶上有一片红烧土面,其性质类似晚于其一千多年的良渚文化祭坛。此次马家浜时期祭坛的发现,将古人使用祭坛的历史向前推了一千多年,是太湖地区最早的人工堆筑的祭坛。在祭坛北面原生土上还发现有同时期的建筑遗迹――房址,形制较完整的有1座,房址平面呈圆形,外圈柱洞15个。房内地面硬实,面积约5.5平方米,门宽1米,西北向。门外挑出门廊,用于遮挡风雨,房内有2个小柱洞,可安支撑屋顶的柱子和1个灰坑,坑内积淀着很多经过燃烧的草木灰灰烬,结构完整,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房子;这次发现和清理与祭坛同时期的墓葬有7座,6座为头向偏北的单人仰身直肢葬,1座俯身葬。俯身葬墓主人头骨保存较好,经鉴定为一年龄在25―30岁的男性。马家浜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现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古代遗存之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因此这次发现的距今六千年以前的马家浜文化墓葬,应该是上海最早的先民。此次发掘还出土了一批马家浜文化时期重要文物,其中一石斧为磨制,斧身厚实,双面管钻对钻穿孔。过去一直认为管钻穿孔技术出现在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普遍应用。此石斧的发现将管钻穿孔技术提前了一千多年;此外,在同时期的灰坑内还发现一只上有红彩的陶塑小猪,是一只已经被驯化、圈养的家猪形象,该小陶猪的出土,也将人类驯化猪的历史推到距今六千多年之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