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科学殿堂”

2004-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光荣 赵洪波 我有话说

中科院物理所今天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和严肃。早上8时许,研究所大院里便开始迎来一张张好奇的笑脸。今天,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的22个研究所同时对全社会公众开放,物理所便是其中之一。最先进入记者

眼帘的是北大附中的同学,高二年级的刘昕畅同学说 “今天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我们可是走进了有‘科学殿堂’之美称的中国科学院。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最感兴趣的激光器和太阳能电池的演示实验。”

原定9点半开始的科普报告会,9点未到报告厅已座无虚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靠后的几排座位呈“一老一少”交替挨坐,原来他们是一家子人来参加科普活动。北京中关村中学张嘉皓的父亲告诉记者 “‘公众科学日’这样的活动很好,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不止一年举行一次,要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当郭可信院士一出现时,报告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郭院士就晶体、纳晶等内容做了精彩的发言。

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里也是人头攒动。据了解,计算所昨天下午就开始对社会公众开放,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中学的150名同学在第一时间见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系列高科技成果的“真面目”――运行峰值高达每秒数万亿次的“曙光”系列超级计算机、通用中央处理器“龙芯”二号和网络计算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科研人员不仅有耐心,而且还很仔细。计算所的科研人员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展示了曙光4000A系列高性能计算机、龙芯CPU系列研究成果,并现场开放网络计算机教学演示环境供大家使用,使昔日倍感神秘的科研成果,以最贴近公众的形式展示了出来。

计算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科技的投入日益加大,社会公众对科技的发展也更加关注,建立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对话协调机制,让公众理解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全面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这是当代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国家天文台、植物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遥感卫星地面站、声学研究所……到处是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享受了一顿“科学大餐”后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上图为物理所磁悬浮列车实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本报记者赵洪波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