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仰望卡瓦格博雪山

2004-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净 撰文/摄影 我有话说

2003年(藏历水羊年)6至11月,我到云南省德钦县去参加藏区的一个重大活动:羊年卡瓦格博转山。

我用了十天,跟随一家藏族绕这座神山走了一圈,然后住在入山处的阳朝桥边,对这一事件进行

调查。每天,我看着来自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藏区的老老少少,背着简单的行李和糌粑、酥油、干肉,一批又一批走过横跨澜沧江的吊桥。据统计,仅半年的时间(6―12月初),走过阳朝桥,踏上转山路的朝圣者就达七万多人。而全年环绕卡瓦格博行走的藏族,当在十万人以上。

自从1991年1月,17位中日登山队员在卡瓦格博遇难以来,这座被媒体称为梅里雪山的大山,就在静默中目睹了来自外部“文明世界”的剧烈冲击。大批旅游者、商人、环保工作者、国际基金会项目官员、人类学家纷纷涌到这里,在冰川脚下、大峡谷中、深山老林里发掘宝贵的生物和文化资源,其中的一部分人,也参加了此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

其实,早在公元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期就有英国的植物学家金敦・沃德(1913年到此地,并经外转经路线去过西藏)、法国女探险家大卫・妮尔(1923―1924年沿外转经路线到了西藏),以及美国的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20世纪30年代踏访过此山的部分外转经路线)来到这里,有的不仅长期定居在这座神山下的村庄,而且还教会村民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

在有关卡瓦格博登山的讨论中,以及后来在当地实施的大规模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活动中,当地藏族都很少获得发言的机会。但他们早在这些事件到来之前,就在这座大山里生活,并以自己的行为和信仰,建立了人与雪山的亲密联系。而今后,选择转山将成为其他热爱自然,热爱藏区的人们更向往的行走方式。


七十岁的老人也加入了转山队伍 

【背景资料:卡瓦格博】

它地处云南和西藏边界,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钦县境内,最高海拔6740米。远在佛教尚未传入西藏的时代,卡瓦格博便被在藏区占统治地位的本教奉为神山。至今,它在藏族本教信徒的心目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公元8世纪以降,卡瓦格博皈依新兴的佛教,经莲花生、历代噶玛噶举派和其他教派大师的点化推崇,逐渐成为闻名全藏区的一座大神山。

1987―1996年,来自日本、中国、美国的登山队多次试图登上卡瓦格博的峰顶,均告失败。1991年1月3日,17名中、日登山队员在海拔5100米的3号营地全部遇难,成为当年轰动海内外的重大事件。

【链接:我们心中的雪山】

仁青多吉(藏族,德钦县卡瓦格博博物馆创建者):我们为什么不能留下几座从未践踏过人类脚印和留下人类垃圾的处女峰,维护住神山的尊严、隐私和神秘,同时也给宗教信徒和子孙后代留下一块圣洁的净土呢?

扎西尼玛(德钦县藏族):我生下来第一次听到和看到的雪山,就是卡瓦格博。

此里卓玛(德钦县九龙顶村藏族,导游):卡瓦格博,我还会来朝拜你的,我是你的泪,是一滴雪山泪,我将永远流淌在你的心窝里。

约瑟夫・洛克(美国著名探险家和人类学家):滇西北最美丽的山脉无疑是卡瓦格博。

【作者简介】

郭净,汉族,博士,现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博物馆馆长,“云之南人类学影像展2003”组委会主任。1997年开始到卡瓦格博地区做调查,并拍摄纪录片。出版著作:《心灵的面具》(上海三联出版社),《西藏山南扎囊县桑耶寺多德大典》(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幻面》(深圳海天出版社),《中国面具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去远方》(广西人民出版社),《去远方朝圣》(台湾大地出版社)。

 


转山者在途中吃晚饭


转山者在钻代表地狱和天堂的“中阿狭道”


转山者在怒江边洗温泉


准备启程的儿童


飞来寺观景台建起了新的小卖部


转山者在比试谁的力气大


西当村收麦子的季节


传说由纳西木天王建在澜沧江边的碉楼


卡瓦格博脚下的孩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