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州:绣出教育繁华图

2004-05-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庆 苏雁 我有话说

每天清晨,伴随着清脆、稚嫩的中、日、韩等多国语言交织的欢歌笑语声,苏州68路公交车驶向它在城西的站点之一――苏州外国语学校。在这个异国风情浓郁的学校,来自13个国家的1900多名儿童快乐成长。像苏外这样能接收境外学生的学校,苏州已有44所,位居江苏省第一。2003年,苏州接收中小学外国留学生612人,占江苏

省总数的53.9%。

国际融合,这一在经济领域被广泛引用的词汇,早在1995年就被引入了苏州教育。近十年来,努力营造跨文化沟通的氛围,苏州成为外商们温馨的“家”;“量身定做”苏州经济发展急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制造出人才“蓄电池”。苏州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大踏步的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显得更加明朗和清晰。

经济国际化呼唤人才国际化

2003年,苏州新增注册外资1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外向型企业达11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1家进驻苏州。

然而,苏州的人才却出现了“短腿”现象。尽管苏州每年都会引进近5万名人才,但外企急需的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等专业的人才十分紧缺;更重要的是,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都只会“哑巴英语”,在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企业只能四处“出击”,寻觅既精通技术、又懂英语、还善于沟通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短腿”现象引起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复合型人才的本土化培养,是打破制约苏州经济快速发展人才“瓶颈”的“良方”。要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快教育的国际融合,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强强”联合,拓宽成才渠道

“强强”联合,是苏州教育实现国际融合的快捷手段。

已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苏州第十中学、苏州中学,它们分别与加拿大卑尔斯省教育部、英国德威学院合作,开办了苏州枫华高级中学和苏州中学园区校,为学生提供多选择的成才渠道。

位于吴江的苏州枫华高级中学,是华东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全住读式高级中学。该校学生在校时同时获得中加两国注册登记的学籍,并采用双语教学体系,按照两国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开设课程,中加双方教师分别承担60%和40%的教学任务,毕业时学生同时获得中加两国的高中文凭。该校已于2003年9月正式招生;新创办的苏州中学园区校与英国德威学院合作举办苏州德威联合高中,该校将引进国际通行的IB课程,学完IB课程所获文凭将被包括牛津、剑桥、哈佛在内的全球1100多所大学承认。该校将于2005年招生。

双语教育,营造跨文化沟通氛围

苏州市教育局局长申建华告诉记者,营造跨文化沟通氛围是苏州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孩子们的跨文化沟通逐步向每个家庭辐射。同时,跨文化沟通是双向的,既要为本地区学生创设广阔的沟通和交流空间,还要为在苏的600多名“小留学生”创设氛围,使他们了解并融入苏州乃至中国文化。

双语教育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从2001年起在苏州市中小学“拉开序幕”。按照“中小并行、分层推进、重点突破、形成网络”的发展策略,3年来,苏州市已建成双语实验学校61所,至2007年,将建成150所双语实验学校,占苏州市中小学总数的30%。

去年12月,以“推动双语教育,促进国际融合”为主题的苏州市首届双语节,吸引了近万名学生参与;连续6年,共有3000多名学生分别赴美国、法国、瑞士等10多个国家进行暑期境外修学旅行;苏州的中小学与国外近百所学校结成了姐妹学校,通过网络、师生互换等形式广泛交流;接收外国“小留学生”的44所学校,经常开展“用苏州话唱童谣”、“中外才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合作办学,制造人才“蓄电池”

2003年,美国国家半导体 苏州 有限公司在参观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后,当即做出了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的决定。如今,以该学院为代表的苏州职业类院校,引进、借鉴了多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几年来先后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苏州职业类院校的毕业生“会应用先进技术、懂外语、熟悉外企文化”,成为外企竞相聘用的“香饽饽”,也成为外商选择苏州投资的重要“砝码”。

“人才是重要的投资软环境”、“大力引进国外优质高职高教资源,培养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是苏州各界的共识,并化作了高效率的行动。

位于金鸡湖畔的苏州研究生城和上方山麓的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分别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仅2003年,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就与澳大利亚泰夫集团、美国教育管理集团等国外资深教育机构签署了多项全面合作协议,已有6个项目签约并启动。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告诉记者,两三年后,苏州的高职高等院校,每年将为苏州输送近万名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的本土培养,将为苏州制造出动力强劲的人才“蓄电池”,支撑苏州在更高平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