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2004-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储昭华 我有话说

科学发展观一方面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另一方面又以科学性作为其根本特征,即突出社会的发展要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为指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和策略,促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两方面的相互促动,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而正是在这方面,哲学

社会科学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首先是指通过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如果仅仅停留于这一层面,显然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应该是指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素质,实现人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一个人如果只注重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轻视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不健全的,如此“发展”也很难实现真正全面的发展。一个社会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进步;既包含了物质需要的增长,也包含了民族精神的不断更新和人文精神的不断丰富。而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道德素质的提高、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所在。

与之相应地,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还体现在以科学、先进的理论为改革与发展提供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人类的一切活动总是在特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的。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科学技术已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求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然而,自然科学技术本质上只具有工具的意义,只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动力和具体的方法,而哲学社会科学则具有价值导向作用。上述发展方向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价值导向的体现。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固然需要自然生态学、气象、环境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提供具体的对策,更需要从哲学上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及其所代表的人与自然的分裂与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认真的反省,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决不仅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而且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世界观,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在充分肯定、利用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同时,发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功能,在思想方法上确立起系统、整体意识,努力实现城乡、区域及各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真正扎下根来,实践的证明和推动自然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需要理论上的论证以及思想文化上的宣传、培育。只有通过哲学社会科学从各个层面展开论证、阐发,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其合理性,逐步内化到心灵深处,科学发展观才能得以有效贯彻。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还体现在,通过深入、系统并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而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科学的认识为依据―――对复杂的形势有一个准确全面的认识,对其中所包含的矛盾的各个层面有着深入的把握,并对可能出现的演变趋势有着前瞻性的判断;否则,识见不明,就谈不上决策的科学性。在这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无疑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类的活动尽管渗透着人的意志,而在一切偶然背后又具有客观的规律。作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将揭示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矛盾关系和发展规律,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所指出的:“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学会讲政治、懂全局,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决策、提高领导水平更是十分重要的。”

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与发展事业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与局面。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并自觉地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这一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深入实践之中,不断总结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